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分紅險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果”,銀保渠道成增長新引擎

2025-09-11 11:40

2025年上半年,從各險企公布的業績來看,以分紅險為代表的浮動收益型產品全面崛起,產品銷售占比顯著提升。在低利率環境與監管政策引導下,頭部險企集體加碼分紅險轉型,推動其在新單保費占比、新業務價值(NBV)貢獻等維度實現突破。

此外,在渠道方面,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貢獻占比持續提升,呈現“爆發式”增長。2025年上半年,平安壽險銀保渠道NBV同比增長168.6%至59.72億元,太保壽險增長155.97%至36.04億元,新華保險增長137.08%至32.67億元。 頭部險企中,新華保險、人保壽險的銀保NBV占比已超過50%,成為第一大價值貢獻渠道。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2025年以來,上市險企大力推動分紅險等浮動收益型產品銷售,以降低剛性負債成本水平,緩解長期利差損壓力,上半年已經初顯成效。個險上半年個險新單保費增速略有承壓,但人均產能繼續提升。受上年同期低基數、頭部公司積極擴張業務帶動,銀保渠道迎來爆發式增長。

分紅險占比提升,銀保渠道”爆發式“增長

從新單結構看,分紅險已成為主流產品。今年上半年,太平人壽表示分紅險轉型“取得階段性成果”,全渠道新單長險中分紅險占比為91.3%,個險、銀保渠道占比分別達97.5%、85.8%;陽光保險個險新單保費中浮動收益型與保障型產品占比超50%,銀保渠道占比同步提升;中國太保分紅險新單期繳規模達101.3億元,同比激增13.8倍,在新單期繳中占比42.5%,個險渠道占比突破50%;新華保險上半年分紅險新單期繳保費46.3億元(上年同期僅200萬元),占新單期繳比重提升至10.8%。

從渠道貢獻看,銀保渠道成為分紅險增長主力。受銀保“報行合一”深化、網點“1+3”限制放開等政策影響,頭部險企銀保渠道分紅險業務爆發。上半年新華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平安銀保新單同比增速分別達150%、111%、96%、75%,同步帶動銀保渠道對NBV的貢獻顯著提升,上市險企銀保NBV占比平均達38.9%,同比提升8.4個百分點,陽光保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占比均超50%。

中國平安聯席CEO郭曉濤評價上半年銀保渠道呈現“爆發式增長”。郭曉濤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代理人渠道上半年穩健增長,銀保渠道則是爆發式增長,不管是平安銀行獨家的銀保渠道,還是跟其他銀行合作的非平安銀行的銀保渠道,加在一起增長超過了170%。社區金融業務不斷夯實基礎,增速也達到了160%。

在這三個渠道中,非個險代理人渠道的占比達到了36%。“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數據,也讓我們進一步看到多渠道戰略發展紅利的體現。”郭曉濤說道。

新華保險副總裁王練文則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從新華保險銀保渠道的發展策略來看,堅定落實規模與價值并重的經營定位,特別是新一屆領導班子審時度勢,把銀保渠道的發展上升至公司戰略高度來統籌考慮,從渠道布局、產品策略、隊伍建設、客戶經營、機構發展等方面努力打出了一套高效協作的經營組合拳,為銀保業務穩健發展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2023年8月起,金融監管總局力推“報行合一”落地,進一步推動了渠道優化。“報行合一”是指保險公司報給監管的手續費用取值范圍和使用規則是需要跟實際使用保持一致的。其中附加費用包含公司各種管理費用、傭金、稅收及其他等支出。當附加費用率假設明顯低于實際銷售費用時,將導致收繳的總保費低于實際應繳的總保費,產生費差損,不利于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經營。

執行“報行合一”在短期內必然導致經代渠道的傭金下降、銷售熱情降低等問題,但長期來看,對保險公司的長期、穩健經營具有重要意義,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各大險企的人身險業務的價值率、利潤率仍在持續提升。

上半年上市險企合計NBV(新業務價值)可比口徑下同比增長31%,全部實現兩位數增長,人保壽險(71.7%)、新華保險(58.4%)、中國平安(39.8%)增速領先。據東吳證券分析,這一增長既源于分紅險價值率的提升,也得益于渠道效率優化。

未來銀保渠道仍有巨大空間

事實上,銀保渠道的大幅增長與一系列政策變化密切相關。除了“報行合一”要求下渠道優化影響,去年5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關于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取消了銀保“1+3”合作數量的限制(即一家銀行僅能與3家險企合作),為險企拓寬合作渠道提供了空間。

從頭部公司發布的2025年中報看,銀保合作在深度和廣度上均有提升。太保壽險銀保渠道上半年期繳舉績(完成業績指標)網點總數達1.3萬個,同比增長28.9%,月均期繳舉績網點數同比增長70.2%,其中國有行增速達164.9%。

中國人壽在中報中表示,“持續拓寬銀行合作,網點經營擴面提質”。上半年,公司銀保渠道總保費達724.44億元,同比增長45.7%;新單保費達358.73億元,同比增長111.1%;首年期交保費達170.32億元,同比增長34.4%。銀保渠道客戶經理為1.8萬人,人均產能同比大幅提升51.8%。

中國平安聯席CEO謝永林在業績會上表示,“平安銀保渠道合作基礎廣泛,外部可經營網點數量從年初的1.2萬個穩步拓展至1.7萬個,規模顯著擴大”。

針對非平安銀行的外部合作,中國平安聯席CEO郭曉濤進一步指出,“非平安銀行的渠道仍然在一個持續開拓的階段。今年全年的銀保渠道,我們認為能夠保持一個相對高速的增長”,明確釋放出平安在銀保渠道持續擴面的戰略意圖。

業內認為,從未來增長邏輯來看,銀保渠道的潛力不僅在于網點數量的持續拓展,更在于“銀行客戶需求+分紅險產品”的高度適配,以及“報行合一”政策下費用率優化帶來的價值提升。一方面,銀行客戶對穩健型財富管理產品的需求旺盛,分紅險“保證收益+浮動分紅”的特性與這一需求高度契合;另一方面,“報行合一”政策深化后,銀保渠道費用率透明化,頭部險企通過精細化管理進一步降低費用成本,推動銀保渠道NBV價值率提升。

謝永林表示:“中國平安堅定看好銀保渠道、發展銀保業務,未來還將進一步擴網點、增隊伍、優化產品、提高網點產能,預計2025年銀保渠道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中國太保總裁趙永剛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未來將打造銀保渠道的高素質、高學歷、高收入、高留存的“四高”隊伍建設,同時優化區域布局,重點聚焦中心城市,穩步拓展機構隊伍,加強在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等重點區域的發展。

分紅險轉型仍是主線

從產品來看,業內認為,分紅險仍將是壽險行業未來的轉型主線。

2025年7月人身險產品預定利率再次下調,分紅險預定利率下調1.75%,調整幅度為25bps,各公司將在8月底完成舊產品停售。東吳證券預測,預定利率再一次下調,一方面將直接降低新業務剛性資金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速行業分紅險轉型進程,利好進一步優化負債成本。

中國平安聯席CEO兼副總經理郭曉濤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上半年平安分紅險產品占比已經達到40%左右。預定利率的下調,雖然會讓產品的回報率看似沒有那么高,但是在持續往分紅險轉型的過程中,只要資負匹配做得好,投資回報做得好,就能讓分紅險在財務回報方面產生足夠強的競爭力,它能抵消大部分預定利率下滑產生的影響。

“新一輪預定利率的調整對分紅險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太保總精算師張遠瀚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一方面,客觀上會不可避免地導致短期內在售產品競爭力下降,銷售難度增加;另一方面,也縮小了分紅險和傳統險的預定利率差距,使得分紅險的相對優勢更加凸顯,從而促進整體業務結構優化,長期有利于利差損風險管控和業務高質量發展。

此外,頭部險企管理層在業績會上均表達了對分紅險長期發展的信心。新華保險總裁、財務負責人龔興峰表示,隨著預定利率的下調,分紅險占比預計逐漸提高,公司也會將分紅產品作為主流產品對待,深化分紅險的產品開發,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組合。張遠瀚指出,隨著下半年產品轉型進度加快,預計全年分紅險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