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從“恒泰”到“金融街” 一家券商的戰略轉身

2025-09-09 20:02

作者 胡群

9月9日,港股上市公司恒投證券(01476.HK)發布公告,宣布境內注冊主體“恒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金融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同步由“Hengtai Securities Co., Ltd.”變更為“Financial Street Securities Co., Limited”。此次更名標志著公司自2023年被北京金融街集團控股以來,戰略整合與品牌重塑邁出關鍵一步。公告顯示,公司已完成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并取得新營業執照,修訂后的公司章程也于當日生效。未來,公司將在香港完成注冊名稱變更及股份簡稱調整程序。

這一重大品牌升級緊隨公司中期業績發布之后。就在四天前的9月4日,恒投證券披露了2025年中期報告,核心財務指標表現強勁: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約16.66億元,同比增長42.45%;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2.4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46.86%;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約3.90億元,同比激增401.32%,加權凈資產收益率(ROE)提升至2.86%,同比上升2.19個百分點。這一系列數據不僅驗證了公司經營基本面的顯著修復,也為此次更名后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信心。

9月9日,金融街證券總裁銀國宏在“數智賦能 新質領航”2025年證券行業合作伙伴峰會上表示,數智化浪潮對證券行業的重塑已不是“選擇題”,而是必須落地的“實踐題”。 如今行業比拼的是數據能否真正驅動投研效率提升、算法能否精準匹配客戶資產配置需求,優質的金融服務是否觸達每一位投資者。從“人工驅動”到“智能驅動”,從“單一通道”到“全生命周期陪伴”,業務形態的每一次革新都在印證,金融科技不是錦上添花,而是解決傳統服務效率低、風控響應慢、客戶覆蓋窄等實際痛點的核心手段和關鍵競爭力。

一場始于18億交易的戰略重構

此次更名,是金融街證券自2023年實控權易主后的必然選擇。2022年,天風證券作價18億元向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轉讓其所持恒泰證券2.49億股股份。此后,北京金融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其控股平臺,合計持有公司29.99%股權,并于2023年1月30日獲證監會批準成為公司主要股東,正式確立了對恒泰證券的實際控制地位。

金融街集團是北京市西城區國資委旗下重要的資本運營平臺,旗下擁有多家金融、地產和基礎設施企業。金融街集團控股恒泰證券,是完善金融板塊布局、增強金融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恒泰證券更名為“金融街證券”,從一家民營背景的券商,轉型為具有國有資本背景、依托金融街區域資源優勢的綜合性證券公司。截至目前,金融街證券同時擁有恒泰長財證券、恒泰期貨、恒泰資本投資、恒泰先鋒投資四家全資子公司,并控股新華基金,在全國(主要集中在北京、內蒙古和東北三地)設有105家營業部及4家分公司。

有分析人士指出,恒泰證券更名“金融街證券”,意味著公司將擺脫原有民營資本主導的標簽,全面融入國資體系,借助金融街集團的品牌背書與資源協同,提升市場信譽與客戶信任。這將不僅有助于公司在機構客戶、高凈值客戶群體中建立更強的品牌認知,也有利于在融資、業務拓展、政策支持等方面獲得更優待遇。從“恒泰”到“金融街”,不僅是名稱的變更,更是企業基因的重塑,標志著公司從區域性券商向依托首都金融核心區的全國性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的戰略躍遷。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金融街集團雖成為實際控制人,但公司股權結構仍保持多元化。除金融街集團外,目前持有金融街證券5%以上股權的股東還包括天風證券、包頭華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自貿區匯發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天風證券持有公司16.92%的股權,為第二大股東,顯示出原股東仍對公司未來發展保持信心。這種“國資主導、多元持股”的格局,既保證了戰略方向的穩定性,又保留了市場化的活力,為公司的長期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治理基礎。

業績反轉密碼

2025年上半年,金融街證券(原恒泰證券)交出了一份令市場矚目的成績單。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2.45%,凈利潤同比飆升346.86%,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增長超4倍,ROE顯著提升。這一系列亮眼數據,反映出公司經營已走出低谷,進入業績修復與質量提升的快車道。

業務結構方面,經紀與財富管理業務仍是收入支柱,貢獻收入9.51億元,同比增長36.19%。客戶總數達到411.89萬戶,托管資產規模達1892.84億元,股基交易額市占率提升至0.3645%,較2024年同期增加0.64%。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增長41.54%,債券承銷規模達56.52億元,尤其是在城投債、產業債等領域持續發力。自營業務表現尤為亮眼,收入達4.75億元,同比增長102.99%,權益投資和固定收益業務均實現穩健收益。

此外,新華基金旗下共管理47只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532億元。期貨經紀、私募股權、另類投資等板塊也穩步推進,初步形成“全牌照+差異化”的業務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凈資本為56.15億元,各項風險控制指標均符合監管要求,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資金率等關鍵指標保持在健康水平,為后續業務擴張奠定堅實基礎。

中小券商突圍樣本

金融街證券的更名與業績回暖,是中國證券行業深度變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行業“馬太效應”加劇,頭部券商憑借資本、人才、科技優勢不斷鞏固地位,中小券商面臨巨大生存壓力。恒泰證券的轉型路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過引入實力雄厚的國資股東,實現資本補充、品牌升級與資源協同,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新的定位。

這一模式能否為行業提供“國資整合民營券商”借鑒方案?

此前,國資入股多集中于地方性商業銀行,而在證券行業,尤其是對全國性券商的整合并不多見。金融街集團通過收購恒泰證券控股權,不僅拓展了自身的金融版圖,也為北京市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戰略增添了重要一子。這種“強強聯合”的模式,未來能否吸引更多地方國資或產業資本參與券商整合,推動行業資源優化配置?

尤為值得指出的是,中小券商的突圍也需更多元化的策略。金融街證券在保持傳統經紀業務的同時,積極發展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等輕資本業務,并通過控股新華基金布局公募賽道,顯示出其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金融服務商轉型的決心。未來,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務效率,如何在細分領域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將是其能否真正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

9月9日,恒生電子總裁范徑武在“數智賦能 新質領航”2025年證券行業合作伙伴峰會上表示,當前證券行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早期技術更多被視為業務的輔助工具,而如今二者已進入深度融合階段。尤其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廣泛應用背景下,金融科技正在深刻改變甚至重塑證券行業的業務模式與運營邏輯。他進一步表示,這種由技術引發的行業重構已愈發清晰,諸多創新變革正在實踐中逐步顯現。

更名易,轉型難。金融街證券能否真正借助股東背景實現跨越式發展,還需看其后續的戰略執行力和業務落地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證券行業進入“強者恒強”的時代,只有那些能夠快速適應變化、精準定位、控制風險的券商,才能在新格局中脫穎而出。

證券行業的競爭本質是資本、人才、科技與品牌的綜合較量。金融街證券雖已獲得“金字招牌”,但仍需在業務創新、風險管理、客戶服務等方面持續深耕。如何將股東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真正的市場競爭力,如何在保持穩健的同時實現跨越式發展,是公司管理層面臨的長期課題。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金融市場研究院院長 主要關注銀行、消費金融領域市場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