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眼千年,德壽何在:訪德壽宮遺址

2025-09-09 18:52

作者 文博時空

文博時空 作者 翟德芳 結(jié)束了蘇州的考察和活動,我繼續(xù)南下,到達杭州。蘇杭,歷來是并列的城市,被譽為“人間天堂”。我在蘇州時,寒流已經(jīng)過去,天氣轉(zhuǎn)暖,我的感冒也已經(jīng)痊愈,來到杭州,更是早春景象,萬物生機勃勃。我到杭州次日是周一,是博物館休息日,我也得有一日之閑,繞西湖轉(zhuǎn)了一圈,實地感受杭州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氣息。杭州古稱臨安、錢塘、武林,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文物古跡豐富。不過我最想看的,仍然還是博物館,所以待到周二,就先去看了德壽宮遺址博物館。


德壽宮是南宋臨安城內(nèi)一處極其重要的皇家宮苑,宋高宗、宋孝宗等人曾在此居住。因位于鳳凰山皇城的北面,所以又稱“北內(nèi)”,是南宋禮制規(guī)格最高的建筑之一。德壽宮遺址自考古發(fā)掘以來,經(jīng)歷了保護回填、建館保存和揭露展示等過程,是國內(nèi)目前原址露明展示等級最高、考古揭露面積最大、復原研究最充分的南宋遺址。我看完這座遺址博物館,感觸頗多。

?

南宋皇家宮殿園林建筑遺址

盡管杭州也算兩朝之都,但現(xiàn)代考古學1949年以后,對其的工作并不多,研究南宋都城一般都是基于《武林舊事》《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等史料。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和杭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聯(lián)合組成臨安城考古隊,徐蘋芳先生任隊長,開始對南宋皇城遺址開展地面調(diào)查,初步探明了皇城幾面城墻及主要宮殿的狀況。1984年,考古隊在杭州望仙橋至新宮橋之間的中河東側(cè)發(fā)現(xiàn)一條南宋時期的磚砌道路,當時即判斷該道路可能與德壽宮遺址有關。


臨安太廟遺址出土的青釉蓮瓣紋敞口碗


2001年起,杭州市的文物考古部門對德壽宮遺址進行了4次考古發(fā)掘。四次發(fā)掘歷時近20年,取得諸多重要成果:2001年發(fā)現(xiàn)東宮墻、南宮墻和部分宮內(nèi)建筑遺跡;2005-2006年發(fā)現(xiàn)西宮墻、大型夯土臺基和精巧的園林建筑;2010年基本明確德壽宮遺址中軸線南部殿堂類建筑的分布格局;2017年4月至2020年1月的第4次發(fā)掘歷時近3年,揭示了德壽宮南部中軸線及其西側(cè)次軸線上的多組建筑組群,包括宮殿基址、假山基礎、大型磚砌道路、水池駁岸及排水設施等。


德壽宮遺址出土的越窯青釉刻畫海水摩羯紋盤


考古工作者將這些建筑遺跡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建筑為宋高宗初住時(1162~1166)的德壽宮,第二期建筑為宋孝宗擴建德壽宮(1167~1188)時期,第三期建筑為重華宮與慈福宮時期(1189~1206)。其中的第三期建筑是考古發(fā)掘出來保存最好、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基址,中軸線上建筑由大型殿基及其前后多進院落組成,西側(cè)次軸線建筑組群可以細分為南、北兩部分。兩者以一條長逾30米的東西向磚砌道路為界。


德壽宮遺址在臨安城中的位置


德壽宮遺址總揭露面積近7000平方米,是迄今為止發(fā)掘面積最大、規(guī)格最高、揭露遺存最豐富的一處南宋皇家宮殿園林建筑遺址。德壽宮遺址和出土器物反映了南宋時期宮廷政治、社會生產(chǎn)生活的真實狀態(tài),是南宋文化的生動載體。德壽宮遺址不僅體現(xiàn)了宋代中國園林與建筑的最高水平,也是南宋臨安城遺址保護的重要一環(huán),在歷史、藝術和科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2020年12月28日,德壽宮遺址保護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 一期 ) 項目正式開工,2022年順利完成,并于當年11月18日向公眾開放。

?

德壽宮的布局和主要宮殿遺址

德壽宮坐北朝南,布局與皇城相近。其整體以“小西湖”為中心,分東南西北四個區(qū)域,大體上南半部為宮殿區(qū),北半部為后苑園林區(qū),總面積約17萬平方米。據(jù)文獻記載,在太上皇趙構入住后的第六年,即南宋乾道三年(1167),德壽宮有過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擴建,宮殿區(qū)建有德壽殿、靈芝殿、射廳等十余座殿院;后苑園林內(nèi)建冷泉、飛來峰、聚遠樓、浣溪、萬歲橋、四面亭等景觀,并精巧布置四季花卉以供賞玩。

德壽宮后苑示意圖


考古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了包括宋孝宗時期中軸線上的重華殿及西區(qū)慈福宮等重要建筑遺址、能確定德壽宮基址范圍的宮墻遺址、揭示南宋皇家園林“疊石理水”意境的水閘、方池、假山、亭榭等遺址。


德壽宮重華殿遺址磉墩


在德壽宮南側(cè),發(fā)掘出多組大型宮殿建筑組群遺跡,其建筑格局與等級規(guī)模與南宋周必大《思陵錄》《營造法式》等描述的大致吻合,可推測為孝宗入住后的重華宮、慈福宮等重要建筑。德壽宮遺址中區(qū)大殿的基址遺跡東西長約30米,南北寬約15米,磉墩(支撐立柱的地基)寬0.8米,由五開間大殿、南北向道路、青磚鋪裝、排水溝等重要遺跡組成,同時還出土了筒瓦瓦當、重唇板瓦、脊獸、蹲獸、套獸等屋頂構件及香糕磚、方磚等地面鋪裝構件。遺跡東側(cè)另有南北向廊屋。這處建筑遺跡應是一座大型宮殿建筑,推測為重華宮。根據(jù)《思陵錄》的記載,中區(qū)建筑以重華宮主殿為核心,并建設重華宮宮門、隔門、殿門、寢殿、后樓子等建筑。大殿主要用于舉行各種大典或會見皇帝、文武百官。

?

德壽宮遺址出土的螭龍紋磚雕


2017年,考古人員在西區(qū)東北角發(fā)現(xiàn)水池條石駁岸。駁岸做工考究、用料扎實,兩端向北轉(zhuǎn)折且持續(xù)延伸,其做法與北宋金明池相近,可能為大龍池(小西湖)之西南隅或與之相連的水池駁岸,由此提示了北部園林區(qū)與南部宮殿區(qū)的交界關系。


慈福宮寢殿遺址


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入住重華宮,吳太后居于其西側(cè)的慈福宮。此時,慈福宮與重華宮地位并舉。和其他重要的宮殿建筑一樣,慈福宮也是前后殿相連的工字殿格局。前殿為重要的禮儀空間,后殿則為寢殿。孝宗、嘉王(寧宗)時常來拜見,吳太后在這里度過了她的八十歲壽誕。經(jīng)發(fā)掘,慈福宮遺址是一處長方形三開間大型建筑,南側(cè)有穿廊,東側(cè)有南北向廊道。據(jù)考證,除吳太后外,孝宗的謝太后也曾以這里為寢殿。

?

德壽宮遺址院落地面鋪裝遺跡


除了宮殿建筑外,發(fā)掘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室外的附屬建筑,如高宗、孝宗時期建設的一處院落地面鋪裝遺跡,采用長方形磚側(cè)砌,平面呈十字拼花狀鋪裝而成,可防止積水后地面濕滑。此外還發(fā)現(xiàn)與這個鋪裝不同形式的南宋中晚期的鋪裝。這是德壽宮多次改擴建的明證。


德壽宮方池及附屬建筑遺跡

?

還有重華宮(慈福宮)時期的方池遺址。方池和假山的結(jié)合是南宋園林中常見的造園手法。發(fā)掘中就發(fā)現(xiàn)在池中設有松木樁,這是為了增大承重能力,以疊石成山。

?

德壽宮的主人們

德壽宮的主人,最早的是秦檜。當年秦檜逐漸得勢,紹興和議后,宋高宗于紹興十五年(1145)四月將這塊土地賜給了他,他便在此修筑府邸入住,此后持續(xù)營建屋舍達19年之久,府中樓堂亭榭高大宏麗,在臨安城中首屈一指,高宗都為之題賜“一德格天”匾額。


宋高宗趙構


紹興二十五年秦檜死去,朝廷將府邸收回,并進行改建,高宗為其題名 “德壽”。紹興三十二年(1162)六月,宋高宗在當了36年皇帝以后,以“倦勤”、想多休養(yǎng)為由,傳位給養(yǎng)子趙昚,自稱太上皇帝,搬進德壽宮,開始安樂寫意的退休生活。德壽宮亭臺樓榭的精美程度本就超過臨安皇城,即位后的趙昚、即宋孝宗為表孝敬,又將德壽宮一再擴建,使德壽宮規(guī)模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重,成為與皇宮并列的“北內(nèi)”或“北宮”。高宗在此居住長達25年,至淳熙十四年(1187)安樂而終。


德壽宮遺址出土的黃釉柳斗杯
德壽宮遺址出土的龍泉窯青釉刻畫水波紋雙魚洗


新帝宋孝宗趙昚本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秦王趙德芳的后代,算是宋高宗的遠房堂侄,因高宗親生兒子死后無嗣,才成為高宗的養(yǎng)子。即位后,他對這位太上皇竭盡孝道,不僅在物質(zhì)生活上滿足他的種種欲望,治國大計上也往往委曲求全。


光堯壽圣太上皇帝(退位后的宋高宗)御書碑拓片(殘)
德壽宮遺址出土的陶質(zhì)酒壇封泥


趙昚執(zhí)政后期已有退位之念,高宗死后,當年十一月趙昚就正式命太子參政,并于淳熙十六年正月二十日,正式宣布禪位于皇太子趙惇,退休靜養(yǎng)。二十八日,趙昚改德壽宮為重華宮,作為自己退位后的居所。


宋孝宗趙昚像


然而新皇帝寧宗趙惇對自己的親父極不孝順,經(jīng)常推病數(shù)月不去重華宮參拜,趙昚因此郁郁不樂,憂憤成疾。紹熙五年(1194)四月,他的病勢已相當嚴重,想見兒子一面,趙惇卻拒不前去慰問,丞相留正率群臣再三懇請趙惇赴重華宮看一下,以至緊拉著光宗衣角不放,趙惇卻挑衣而起,龍袍為之撕裂。消息傳到重華宮,趙昚徹底失望,于六月初九日去世。


德壽宮遺址出土的龍泉窯青釉長頸瓶


1206年,德壽宮前殿被大火燒毀,從此再無退位后的帝后居住。宋度宗咸淳四年 (1268),德壽宮曾有改建,但10年后臨安即被元軍攻占,德壽宮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南宋時期國土形勢圖


寫到這里,我想起南宋葉紹翁《四朝聞見錄》上的一則記事:“上每侍光堯,必力陳恢復大計以取旨。光堯至曰:‘大哥,俟老者百歲后,爾卻議之?!献源瞬粡透已??!闭f的就是宋高宗退位為太上皇,住在德壽宮,宋孝宗每次晉見,總提出北伐中原、恢復故土的事情,希望高宗同意。高宗很不愛聽,有一次甚至對孝宗說:“等我將來死了,你再討論北伐的事情吧。”從此宋孝宗不敢再提這件事。高宗無德,然而長壽。他安于德壽宮的享樂生活,卻使國家長期偏居一隅,民眾處于離亂之中,而今千年過去,我不禁有些恍惚:是高宗誤國,還是德壽誤國?


作者簡介

圖片 | 翟德芳

排版 | 劉慧伶

設計 | 尹莉莎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