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8-23 19:33
經濟觀察報記者 鄭晨燁
一塊芯片,能有幾次高光時刻?
大概兩次。第一次,是裝進最新款的手機里,直接決定了這臺手機跑得快不快、玩游戲卡不卡;第二次,是裝進巨大的服務器里,決定了AI大模型能變得多聰明。
而瑞芯微(603893.SH),恰好兩個都不沾。
根據公司在半年報中的官方表述,其芯片主要應用于AIoT領域——即人工智能(AI)與物聯網(IoT)的結合,其業務覆蓋汽車電子、機器視覺、工業應用、機器人,以及商業金融、教育辦公和智能家居等多個方向。
這個市場的特點,是客戶高度分散,應用場景極為多樣。
但瑞芯微8月19日發布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則用數字回答了這門生意能有多賺錢。財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46億元,同比增長64%;凈利潤5.31億元,同比增長高達191%。
一家主營業務不在“主流”賽道里的公司,利潤卻出現了高速增長,這至少說明,由汽車、工業、機器人等構成的物聯網市場,其真實的商業價值,或許被外界低估了。
一顆芯片服務百業
根據瑞芯微半年報,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0.46億元,同比增長63.85%;歸母凈利潤5.31億元,同比增長190.61%。僅看第二季度的話,該公司營收達到11.61億元,環比增長31.18%;歸母凈利潤3.22億元,環比增長54%。
利潤的增長速度,顯著快于營收的增長速度,這通常意味著公司的產品賣得更貴了,或者說,利潤更高的產品賣得更多了。
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該公司第二季度的毛利率達到43.3%,同比提升了6.5個百分點,有券商分析認為,這主要是中高端產品放量,改善了該公司的整體產品結構。
瑞芯微在財報中,將業績增長歸因于“旗艦產品RK3588、次新產品RK3576等帶領AIoT各產品線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特別在汽車電子、工業應用、機器視覺及各類機器人等重點領域持續擴張”。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RK3588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支撐起瑞芯微上半年的高速增長的。
SoC,也就是系統級芯片,可以理解為把一臺電腦的主板,連同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神經網絡處理器(NPU)等各種功能,都濃縮到一塊芯片上。它是各種智能設備的“大腦”,根據公開資料,瑞芯微的旗艦芯片RK3588采用了8納米制程和8核處理器,并搭載了算力達到6TOPS的自研NPU。
一個具體的例子是宇樹科技的四足機器人,在今年4月23日的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經濟觀察報記者就在現場了解到,這款機器狗的核心主控芯片,是瑞芯微的RK3588S芯片。
根據當時現場工作人員的介紹,RK3588S芯片在機器狗內部承擔了大腦中樞的角色,負責實時運動控制、多模態感知處理和AI推理等核心功能。通過高效的算力分配,這顆芯片能將運動控制的響應延遲降低至3毫秒以內,同時該芯片還適配了ROS與ROS2,這是機器人領域通用的開發系統。
宇樹科技并非傳統的消費電子制造商,它所代表的,正是瑞芯微芯片所瞄準的、數量龐大且在快速增長的新興智能硬件市場。
在芯片行業,這些技術指標本身并不代表全部,瑞芯微的選擇,是將這些性能與極其豐富的接口組合在一起,讓這一顆芯片能夠適配上百個不同的行業應用。根據半年報的披露信息,RK3588的應用領域覆蓋了大屏設備、邊緣計算、汽車智能座艙、多攝像頭設備、各類機器人以及金融支付設備等。
這種“一顆芯片,服務百業”的模式,也決定了瑞芯微的商業模式:與手機芯片廠商只需要服務好某幾個大客戶不同,瑞芯微需要服務好數千家分布在不同行業的中小客戶。
在8月22日的半年度業績交流會上,瑞芯微董事、副總經理兼CFO王海閩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采用以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通過整合外部渠道資源,來實現市場的廣域覆蓋。
這種模式的根基,是龐大的開發者生態。在8月22日的半年度業績交流會上,瑞芯微副總經理李詩勤表示,公司從早期的RK3188芯片到如今的RK3588,每一代產品都在聚合客戶與合作伙伴,具體的做法是,提供完整的參考設計平臺和豐富的場景化解決方案,以此來降低工程師的開發門檻。
李詩勤將由此最終形成的網絡效應,總結為“用得越多、迭代越快、適配越廣”。
有了產品和生態,利潤的增長還需要明確的市場方向。
在經濟觀察報記者在業績交流會上問及下半年哪個領域的需求確定性更高時,瑞芯微董事會秘書林玉秋表示,汽車電子、工業應用、機器視覺、機器人等均是近年來重點布局并收獲良好增長的領域。
她特別提到了機器人業務,“機器人是在去年、今年以及可預見的后續幾年都將快速增長的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報顯示,瑞芯微還在今年上半年發布了新一代的AI視覺處理器RV1126B。根據李詩勤在業績交流會上的介紹,這款芯片內置了3TOPS算力的NPU,并集成了獨立的AI-ISP模塊。
ISP的全稱是圖像信號處理器,主要負責將攝像頭傳感器捕捉到的原始數據,轉換成一張清晰的圖片。瑞芯微這款芯片的特點在于,它集成了一個獨立的AI-ISP模塊。根據半年報和李詩勤的說法,這意味著在運行需要AI計算的圖像任務時,可以由這個獨立模塊來處理,而無需動用更高功耗的NPU(神經網絡處理器),從而達到節省帶寬的效果。
這種持續的產品迭代和市場擴張,共同構成了瑞芯微上半年業績增長的完整圖景。
這種商業模式的選擇,也決定了它在行業里的位置,當人們談論某個熱門芯片賽道的“王者”時,比如平板、電視或安防,通常不會第一個想到瑞芯微,但盤點下來會發現,幾乎每個賽道里,都有它賺錢的身影。
AI的錢也不止一種賺法
2025年上半年,整個半導體行業都在談論增長。
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009億美元,同比增長11.2%。瑞芯微在半年報中也引用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稱,上半年國內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增長15.8%,集成電路設計行業收入同比增長18.8%。
增長的引擎,幾乎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人工智能。
AI大模型的出現,對算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業的焦點,都集中在能提供巨大算力的產品上,比如最先進的GPU和與之配套的HBM內存。這是一場投入巨大的競賽,是巨頭們的游戲。
瑞芯微的業務版圖和公司體量,決定了它暫時不是這場競賽的主角,但它也有自己的方式來從這場AI的盛宴中獲利。
瑞芯微的方式是“端側算力協處理器RK182X”。
根據該公司半年報的描述,這款產品的推出,旨在解決一個具體問題:當客戶需要給現有產品增加AI能力時,往往面臨開發周期長、成本高昂的困難。而協處理器的作用,就是讓客戶不必放棄原有的成熟方案。半年報中提到,客戶可以通過“與主處理器的靈活搭配使用”,來滿足AI算力的升級需求,從而“大大節省時間成本和開發周期”。
在8月22日的半年度業績交流會上,李詩勤介紹了這款芯片(RK182X)的具體性能和最新進展。他表示,該芯片能夠高效支持3B、7B等主流參數的端側模型,目前已進入“送樣階段”。
這背后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造不了最先進的GPU,是不是就賺不到AI的錢了?
瑞芯微的協處理器,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AI的生意,并非只有訓練大模型這一種,當大模型在云端被訓練完成后,最終需要落地到成千上萬的終端設備上具體應用,而這些設備,比如一臺智能門鎖或一臺工業相機,它們需要的不是一顆能訓練模型的昂貴GPU,而是一顆成本可控、功耗夠低、能讓AI跑起來的芯片。
協處理器瞄準的,正是這個“AI應用”的市場。它不是要進入巨頭林立的“AI訓練”賽道,而是選擇在自己已經深耕多年的物聯網(AIoT)領域,為數千家存量客戶,提供一個低成本的AI升級方案。
一直以來,業內都有一種調侃,說瑞芯微是“芯片界的拼多多”,做的是大廠看不上,小廠做不了的生意。
這種說法的背后,倒不是指產品價格,而是一種找生意的方式:比如,當巨頭們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商圈激烈競爭時,總有一些人選擇去更細分的下沉市場開辟新天地。
瑞芯微就是如此,當行業目光都聚焦在手機、AI、服務器這些“核心商圈”時,它把生意做在了那些數量龐大、但相對沉默的領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