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年,家居消費與房地產周期緊密相連。地產紅利曾造就了一個高速擴張的家居市場,但自2021年新房成交持續下行以來,行業增量逐漸枯竭。進入2025年,中國家居行業依舊走在周期轉換的關口。對多數家居企業而言,昔日的增長引擎已然停擺。
更微妙的變化還在于消費端。新一代用戶不再滿足于單一家具的功能屬性,而是更看重體驗、場景與服務。行業競爭格局在“需求減量、偏好變遷”的雙重擠壓下,走向分化與重構。
在行業承壓背景下,顧家家居(603816.SH)于8月22日發布年中業績報,交出營收與利潤雙位數增長的答卷,戰略轉型取得進一步突破,釋放出穿越行業波動的韌性與潛能。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顧家家居內貿零售企穩向好,外貿收入持續增長,實現營業收入98.01億元,同比增長10.02%;歸母凈利潤10.21億元,同比增長13.89%;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達10.9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1.89%。
尤為亮眼的是,顧家家居經營性現金流的增速顯著高于凈利潤和營業收入的增長,呈現出現金流領先于利潤、利潤領先于營收的強勁增長格局,多項核心財務指標協同向上,充分體現出公司在復雜環境下的經營韌性和盈利質量的提升。
零售轉型:從規模試水到體系化落地
零售轉型,并不是一個新興概念。但對于以傳統制造起家的家居行業來說,這一方向始終是是被忽視的:在過去的增量時代,行業更多是制造增長的邏輯,通過不斷地擴品類、開渠道、搞促銷,甚至通過經銷商壓貨實現增長。
但伴隨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傳統的“發貨即業績”模式已無法實現高質量、可持續增長。面對存量市場的挑戰,如何推動自我革新,成為家居企業面對行業轉型的關鍵命題。顧家家居在這轉型浪潮中,圍繞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零售模式轉型,成為一個可觀察的實踐樣本。
數據顯示,持續深耕零售轉型已為顧家家居帶來顯著成效。戰略品類表現尤為突出:智能類產品零售較2024年H2環比增長達18倍,功能品類零售增長超50%,床墊“1號墊系列”零售增長超過50%,定制零售訂單增長13%。其次在交付效率以及用戶滿意度的提升上,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驗證;例如,在用戶側,顧家家居顧家To C齊單交付滿足率達98%,現貨快交覆蓋零售額占比提升至53%,用戶NPS較2024年提升0.92個百分點。
成效背后,是顧家長達7年、頗具戰略定力的“零售轉型”布局。自2018年埋下零售轉型的種子以來,顧家家居并未將這一戰略停留在門店形態或產品組合層面,而是圍繞用戶價值,以全鏈路交付、數字化管理和場景化體驗為支點,建立起高質量、可迭代的增長模型。
這一轉型的核心在于,擺脫過去“依賴感覺”的業務模式,將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等環節深度解耦,最終通過標準化系統數據支撐實現直連終端用戶。
為此,顧家家居持續完善五大數字化系統——iKUKA平臺、用戶營銷系統、零售分銷系統、商品運營系統、“倉配裝服”五合一交付體系,推動交易環節向體驗閉環升級,讓交易真正轉化為體驗,形成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的銷售決策鏈條。
其中一個關鍵支點,是顧家以長期主義視角進行的一項長周期基礎設施投入:倉配服體系建設。這一體系涵蓋經銷商、物流、配送服務等環節,通過顧家的“重”投入,讓經銷商運營變得更“輕”,進而推動整體供應鏈效率提升,實現用戶滿意度提升。如今,顧家倉配服基礎設施全國建倉突破100家,覆蓋零售額占比達到65%。
一系列成果,既是顧家家居零售戰略轉型的生動注腳,亦從側面印證了顧家家居零售轉型已經跨過規模試水階段,進入體系沉淀與規模化成長階段,成為公司后續穩健增長的護城河。
整家突破:從家居到生活方式的價值躍遷
從最早的沙發制造商,發展成為專業軟體家居制造商,再到多品牌、全品類、全渠道的綜合家居零售運營商,顧家近年來的路徑變革,始終有一條清晰的路線牽引:一條從單品、空間、到場景,并最終邁向生活方式引領者的演進。
這其中,"整家業務"的突破成為顧家向生活方式引領者躍遷的關鍵支點之一。但與傳統單品模式相比,整家業務屬于典型的長鏈條、重資產、高復雜度的經營模式,涉及跨品類產品研發、供應鏈整合、設計創新、交付服務以及場景化店態建設等,要求企業具備極高的深度服務能力。涉及的每一個環節,對“跨界”而來的顧家來說都是一種新的挑戰。
回顧顧家的整家業務進化史,也是一場“從0到1”的能力跨越過程。早在2015年,顧家便開始布局定制家居業務,雖然前幾年承壓,但也逐步積累了場景化設計和空間整合能力。至2023年年初,顧家將全屋定制全面升級為一體化整家,提出要通過全鏈路的能力升級,滿足用戶對美好家居生活的需求。
而自發布“一體化整家”戰略以來,顧家始終保持主動進攻的態勢,通過產品、場景、渠道等多維度的迭代升級,持續優化用戶體驗,筑牢整家業務根基。進入2025年,顧家更是通過發布高品質的環保7號丨LSB-5芯板產品、引入AI設計大腦、創新“十大微場景”生活方式解決方案、渠道布局等一系列動作,精細化、智能化回應不同用戶的生活方式訴求。
憑借持續的創新和精準的市場定位,顧家整家戰略迎來了結構性躍升。2025年上半年,定制零售訂單增長13%,整家融合大店累計達到377家,坪效提升10%。
不過,作為戰略支柱,整家業務依然處于初步階段,蘊含著很大的成長空間。正如行業觀察所言,顧家“如今的‘整家突破’,更多在服務能力上的前置性突破,只有邁過了這個坎,客單價和業績才可能有新的突破,真正打開全新的戰略空間。”
全球深化:產能擴張與品牌突破
翻開顧家的發展史,不難發現其另一個獨特性,暨內貿、外貿一體化:在夯實國內市場基本盤的同時,顧家家居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全球舞臺。
在國際化進程中,顧家逐步構建了“產能布局+本土化運營+自有品牌建設”等多維度、多領域的出海路徑。從制造端布局看,過去6年間,顧家在越南、墨西哥、美國等地建成總面積突破65萬平方米的海外制造基地,其中越南主基地平福工廠提效超過30%,新基地平陽工廠順利投產,墨西哥和美國工廠也步入良性運營階段。隨著運營能力和管理能力提升,顧家的全球產能也躍上新臺階,供應鏈韌性進一步增強。
面向全球化的競爭,顧家圍繞B端和C端用戶加速推動“全球深化”的戰略落地。一方面,顧家通過OEM(原廠委托制造)和ODM(原廠委托設計)的主要業務模式,持續深化與全球主要家居零售商的戰略合作,拓寬市場份額。
不過,僅僅通過OEM、ODM的業務布局,還不足以建立更加穩固的護城河。想要在家居出海中真正建立優勢,品牌還需要繼續向上突圍。為此,顧家以自有品牌(OBM)KUKA HOME尋求價值躍升,探索中國家居品牌出海的新范式。
值得注意的是,OBM業務的發展也是顧家國際化戰略深度迭代的一面鏡子:2008年前后,顧家進軍荷蘭市場,以自營店模式開啟品牌國際化,但因為經營上長期虧損,在2013年主動關閉10家自營店。但顧家的嘗試并未止步。通過近年來的不斷摸索,如今顧家OBM業務也迎來了重要突破:2025年上半年,KUKA HOME品牌新開門店15家,總數增長至43家,覆蓋印度、越南、泰國、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市場帶來更多優質的家居解決方案。
無論是在制造端的產能提升,還是在品牌端的市場深耕,又或是聚焦戰略市場的人才隊伍本土化建設,顧家家居都以穩健步伐持續拓寬全球市場的邊界。未來,隨著全球市場對家居品質和個性化需求的進一步升級,顧家家居將繼續依托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創新設計以及全球化的供應鏈優勢,向更高的目標進發。
效率驅動:規模擴張與精益管理
面對規模擴張與復雜運營的挑戰,顧家家居選擇了一條“提質增效”的路徑:以簡政放權激發組織活力,以精益改善提升運營效率。
組織層面,顧家通過進一步“簡政放權”,讓一線團隊具備更大的決策權和執行力;生產運營層面,顧家以“KBS精益改善”為抓手,持續推動資源整合、經營改善和人工提效,為整體供應鏈韌性和成本控制拓展更多空間。
此外,通過對成本結構的優化與資源投入的精準化,顧家家居在保持營收擴張的同時,有效壓縮了非必要開支,推動利潤增量更加健康和可持續。
2025年上半年,顧家內外貿KBS成效凸顯,單位人時產能(UPPH)平均同比提升20%以上。通過釋放組織潛能與精益改善的持續推進,顧家不僅穩穩接住了外部波動的考驗,也為未來構筑起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增長曲線。
結語
回顧2025年上半年,顧家家居展現了其在多個維度的持續突破:零售轉型從試點階段邁向大規模復制,整家業務在產品、設計與體驗上更加貼近用戶的需求,全球化供應與自有品牌網絡的構建進一步鞏固,同時在精細化運營中實現了效率與質量的平衡。
在行業仍處于弱復蘇、競爭格局加速分化的當下,顧家家居交出的半年答卷不僅代表當下的確定性,也傳遞出未來穿越周期的增長預期。可以看到,隨著以“零售轉型、整家突破、全球深化和效率驅動”為增長支柱的全面賦能,顧家家居正邁向一個內外銷協同、高質量增長與全球化拓展并行的全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