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身險預定利率下調的行業環境,2025年以來,各家上市險企發力分紅險銷售。近期,各家上市險企在中報、業績發布會上披露分紅險轉型成果。
中報顯示,太平人壽分紅險在長險首年期繳保費中占比 87.1%;太保壽險新保期繳中分紅險占比提升至42.5%,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繳中分紅險占比達51%。
新華保險管理層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個險渠道4月至7月分紅險期交保費占比超過70%,銀保渠道4月至7月分紅險期交保費占比超過30%。平安管理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上半年平安分紅險占個險新單比已提升至四成左右。
不過,9月利率換擋后,分紅險的預定利率最高值由此前的2%下降至1.75%,利率下調意味著產品市場吸引力下降,必然導致銷售難度增加。但保通社注意到,近期上市險企管理層卻紛紛表示,將分紅險視為主流產品,預計下半年分紅險占比將進一步提升。面對分紅險市場的機遇和挑戰,上市險企又有哪些應對舉措?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2025年初,國壽、平安、太保、太平等頭部壽險公司紛紛提出分紅險銷售目標,不少公司將分紅險銷售占比定在50%。
隨著上市險企中報出爐,分紅險銷售情況浮出水面。上半年,太保壽險分紅險新保期繳規模保費101.2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近14倍,新保期繳中分紅險占比提升至42.5%,其中代理人渠道新保期繳中分紅險占比達51%。
2025年上半年,太平人壽分紅險在長險首年期繳保費中占比87.1%,中國太平在業績簡報中披露了上半年新單長險結構情況,全渠道來看,分紅險占比91.3%,其中,個險渠道分紅險占比97.5%,銀保渠道分紅險占比85.8%。在落實“報行合一”及新單保費增長的帶動下,上半年公司分紅險實現新業務價值 61.81億元,較去年同期重述同比增長22.8%。
從規模保費看,平安人壽分紅險保費約500億元,同比增長41%,在上市壽險公司中規模最大。太平人壽的分紅險增長最快,上半年分紅險保費收入366億港元,同比大增116%,分紅險在各險種的占比從去年同期的不到兩成,提升至接近三成。
此外,太保壽險上半年分紅險保費約為373億元,新華保險為183億元,人保壽險為114億元,陽光人壽為67億元。中國人壽未披露分紅險保費數據。
中信證券非銀分析師此前在研究報告中指出,分紅險轉型是保險公司商業模式再一次發生質變的開始,盈利對投資收益率敏感性將大幅下降,估值體系有望從PB(市凈率)走向PEV(內含價值倍數)體系。
記者注意到,在中國太平最新的中期業績簡報中,該公司表示:“受益于分紅險轉型,新業務價值對經濟假設的敏感性顯著下降。相比2024年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業務價值受不利情景負面影響的幅度由30.5%大幅縮減至5.5%。”
低利率時代,分紅險產品“保底+浮動”的機制,能更好幫助保險公司優化負債成本、降低利差損風險,成為各壽險公司高質量發展的一致性選擇。
天職國際保險咨詢主管合伙人周瑾在受訪時表示,為了應對利率下行影響,壽險公司去年以來紛紛轉型非剛性負債成本的分紅型產品,因此在各渠道的產品投放上都重點推分紅保險產品,這樣可以增加負債成本的彈性,在利率下行時能夠與客戶共擔風險。
在近期的業績發布會上,多家上市險企管理層透露了上半年推動分紅險具體舉措,考核牽引、傭金傾斜、布局賬戶??也體現出頭部險企對分紅險轉型的戰略重視。
太保管理層表示,主要通過四大舉措推動分紅險業務結構轉型。一是強化觀念,堅定轉型;二是差異化分渠道推動,立足各渠道實際業務場景差異化推進,實施個險先轉、銀保跟進的渠道策略;三是差異化分區域推動,根據區域特點、客戶偏好、隊伍情況、資源稟賦,搭配差異化的經營策略;四是差異化資源配置策略,優化財務資源投向,強化人才配備,以績效考核政策牽引,激發機構的經營活力。
今年二季度新華保險堅定推進分紅險轉型。“由于隊伍長期沒有銷售分紅險產品,我們也面臨巨大的挑戰。”新華保險管理層表示,為此,公司成立了分紅險轉型領導小組,建立了資負聯動、前后線協同的分紅險銷售推動專班和分紅賬戶管理專班,一體化推進分紅險轉型,上半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平安管理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25年上半年,平安多措并舉推動分紅險產品。具體來看,產品設計方面,上新多種類型分紅產品;銷售驅動方面,對分紅險傭金作相對資源傾斜,增加分紅險占比考核權重,強化分紅險產品培訓;資負匹配方面,分紅型產品提前布局建立多賬戶體系,提升分紅險競爭力。
在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下,今年9月預定利率換擋,分紅險預定利率最高值由此前的2%下降至1.75%,下調幅度為0.2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普通型人身險預定利率最高值由此前的2.5%下降至2%,下調幅度為0.5個百分點。
“新一輪預定利率的調整對分紅險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太保管理層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一方面,客觀上會不可避免地導致短期內在售產品競爭力下降,銷售難度增加;另一方面,也縮小了分紅險和傳統險的預定利率差距,使得分紅險的相對優勢更加凸顯,從而促進整體業務結構優化,長期有利于利差損風險管控和業務高質量發展。
對于下半年分紅險走向,多家上市險企表達了一致預期,加大分紅險產品供給,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促使全年分紅險占比進一步提升。
新華保險管理層表示,隨著預定利率的下調,分紅險占比預計逐漸提高,公司也會將分紅產品作為主流產品對待,深化分紅險的產品開發,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組合。
太保管理層預計,隨著下半年產品轉型進度加快,預計全年分紅險占比將進一步提升。
平安管理層在受訪時也表示,9月利率換擋后,財富養老類產品將全面轉向分紅型,保障類產品也將逐步豐富分紅型的供給。
北京工商大學中國保險研究院副秘書長宋占軍在受訪時表示,預定利率下調導致普通型產品收益下降,各家公司主動調整產品結構,發展以分紅險為代表的浮動收益型產品,有利于為消費者提供更高保障,保險公司實現更高保費收入。
在周瑾看來,轉型之后,產品銷售策略就需要相應調整,不能再以“高保證收益”的特點來宣傳保險產品的優勢了,而是需要更多地從客戶的風險保障和財務管理需求入手,結合資本市場趨勢來突出保險機構的長期價值投資風格和專業投資能力優勢。同時,在對應的保險資金運用上,也需要利用自身全品類產品配置優勢,在分散風險的同時,突出險資穿越周期的投資理念,從而實現差異化競爭。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