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從“養老投資”到“高奢消費” 養娃成了現代社會最虧本投資?

2025-09-02 14:36

過去,孩子是一項投資,意味著家族得以延續,以及父母年邁后得以安享晚年。

但在當今社會,養孩子已經成為一種消費,父母實際上需要付出大量成本來撫育孩子。

經濟學家一直在努力解釋這種變化,關于養育孩子,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家蒂莫西·泰勒,在自己風靡全球的課程《出乎意料的經濟學》同名新書中揭秘了其中的真相。

從“養老投資”到“高奢消費”:

養娃性質百年巨變

養育孩子的經濟框架中,既有直接成本,也有直接收益。

養孩子的直接成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自付費用,即父母直接花在養育孩子上的錢;另一類是機會成本,即將花在養育孩子上的時間用于其他用途可實現的價值。

在低收入、低技能、以農業為主的經濟體中,撫養孩子的自付費用相當低,因為其他賺錢機會并不多,尤其是對女性而言。在那個時候,女性不會因撫養孩子而被迫放棄高收入的工作。

事實上,從前撫養孩子的很多直接成本都被孩子為家庭帶來的經濟利益所抵消。孩子為家庭提供勞動力。許多與農業、儲存食物、收集木材、取水有關的任務都可以分配給孩子。

到了晚年,孩子成為退休生活的一種輔助。例如在20世紀初,65歲以上男性的家庭,從孩子那里獲得了約1/3的收入。

如果總體而言父母的投資對后代成長并不是太重要,那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擁有大量后代是合理的。

如果父母的投資對后代的成長確實非常重要,就像熊或大象等大型哺乳動物通常的情況那樣,那么該物種往往會生育更少的后代,同時父母對每個后代的投資更多。

當然,在人類社會中,我們沒有太多此類限制。

但低收入國家,大多數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所以在進行這種孩子數量與投資質量的權衡取舍時,人們往往更側重數量方面。

在某種程度上,通過生育很多孩子來實現多元化,比試圖在少數孩子身上投入大量資金要好。在高收入國家,情況則往往相反。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現代的成本效益計算。

美國這樣的高收入國家,養育孩子的自付費用有多高?

養育一個孩子的自付費用相當高,但這項成本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大幅上漲。

美國農業部自1960年開始估算撫養一個孩子需要花費的費用,例如,1960年,一個中等收入家庭撫養一個孩子的平均花費為2.5萬美元。如果根據通貨膨脹率加以調整,這相當于2009年的18.3萬美元。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2009年,撫養一個孩子大約需要花費22.2萬美元,即成本的實際增長率約為22%。

事實上,無論是在1960年還是現在,住房都是養育孩子的最大成本,而且在此期間,住房支出發生了實際增長。與此同時,醫療保健費用也出現了大幅上漲

總而言之,在美國,養育每個孩子的自付費用接近25萬美元,這還不包括大學學費或孩子成年不離家的費用。

此外,這筆費用通常不會由孩子為家庭做出的貢獻所抵消。飯后收拾桌子或清空洗碗機等家務活與過去耕田、拾柴以及挑水、洗衣和裝罐頭食品等家務勞動不可同日而語。

對父母來說,現在是要付出更多,而且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無法從他們身上獲得等價的直接勞動收益。

媽媽的機會成本:

一個MBA學位值多少錢?

女性掙工資的機會成本也發生了變化。

機會成本就是你為了養育孩子而放棄的東西。

過去,女性在家操勞照顧孩子;現在,父母雙方通常都在外工作,所以他們需要做出權衡取舍,以更少的工作時間或更少的工資換取照顧孩子的時間,否則就需要承擔成本找一個日托機構。

如今,女性正在大量進入勞動力市場。女性的職業道路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并形成了一種激勵機制的循環。

如果想進入勞動力市場,就需要去獲得更高學歷。一旦擁有了更高的學歷,就有更大的動力進入勞動力市場。

現在大多數大學的女生數量明顯多于男生

在美國,1970年左右,大約10%的醫學院學生是女性,而其他一些專業,如法律和商科,女生所占的比例則只有個位數。到20世紀90年代初,女性已經占醫學、法律和商科學生總數的40%左右,法學院的女性學生數量現在已經超過男性。

受過更多教育(因此有更多工作機會)的女性往往晚育,孩子數量也更少。

例如,在只有高中學歷的女性中,64%的人在25歲之前生育了第一個孩子。相比之下,只有20%擁有大學學歷的女性在25歲之前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到了40歲時,這種差異趨于平穩。

隨著時間的推移,平均每位婦女生育的孩子數量逐步下降。高中畢業和高中輟學的女性平均每人生育2.5個孩子,而大學畢業的女性平均每人生育1.6個孩子。

從經濟角度來看,一個顯而易見的解釋是,生育孩子的機會成本(即女性在懷孕和照顧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期間可能放棄的工資成本)對受教育程度更高、選擇更多的女性來說要高得多。

事實上,在美國,我們看到婚姻和生育模式出現了分化。對于受過大學教育的女性來說,她們通常先結婚,幾年后生孩子,生完孩子后可能會休息一段時間,之后她們會重返工作崗位。

但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當女性離開職場一段時間,然后在5年或10年后重回職場時,她們的工資會永久性地下降,即使對工作年份進行調整后,她們的收入也可能比原來降低15%。

避孕藥革命:

改變女性命運,重塑生育選擇

有時候,人們的經濟決策會因技術變革而發生重大變化。電力和電網的應用,以及汽車、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出現都是例子。在生育選擇方面,最大的技術變革是避孕藥。

目前,避孕藥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幾乎80%的45歲至55歲美國女性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都服用過避孕藥。

《經濟學人》雜志在2000年1月1日出版了一期千禧年特刊,選擇避孕藥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技進步

在避孕藥問世之前,女性經常需要做出選擇。她們要么選擇性生活和極有可能成為母親的機會,要么選擇上大學、研究生和職業生涯。

當然,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也有其他避孕方式,比如隔膜和避孕套,但避孕藥的效果要好得多,尤其對于那些沒有使用其他避孕方式經驗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

哈佛大學的兩位經濟學家克勞迪婭·戈爾丁(Claudia Goldin)和勞倫斯·卡茨(Lawrence Katz)曾對此進行過詳細的闡述。

他們認為,1957年出生女性的初婚年齡比1950年出生的女性晚很多,同時1957年出生女性的大學畢業率也比1950年出生的女性高很多,這并非巧合。

在美國,1957年出生的女性在青春期時可以方便地選擇使用避孕藥,而大多數1950年出生的女性在青春期時則并不擁有這種選擇。

技術改變了選擇,而這種選擇的改變最終也會改變人們的態度。

少生優育:技能時代的新“投資策略”

從長期看,子女帶來的經濟利益也在減少。與19世紀和20世紀初相比,需要子女在年老時支持自己的需求有所減少。

例如,現在我們老了以后有社保和養老金收入,還有醫保補助。所有這些加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承擔了過去家庭為老年人提供收入保障的作用。

當然,在照顧老人方面,成年子女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包括親自照顧,也包括管理財務等。但這已經與過去那種完全依賴子女養老有所不同。

最后,孩子的數量與投資質量權衡取舍也發生了變化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勞動力市場發生了一個重大變化,即技能的回報大幅增加。

例如,在1980年,25-34歲年齡段大學畢業生的收入是高中畢業生的1.2倍,但現在他們的收入是高中畢業生的1.6倍。

因此,父母少生孩子并在每個孩子身上投資更多,與多生孩子并在每個孩子身上投資更少相比,前者所獲得的回報也增加了

今天,養育孩子的成本更高,而孩子為家庭提供勞動所帶來的短期經濟回報和將孩子作為經濟保障所帶來的長期回報則大大降低。

當然,就像任何消費活動一樣,有些人會比其他人更喜歡孩子,也有些人會選擇消費其他東西。

但總的來說,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最終會導致孩子數量的減少。那些為了享受養育孩子的收益而付出高昂代價的人,如今往往會少生孩子。

但那些單純喜歡孩子并且有足夠的收入負擔這一切的人,把孩子視為一種奢侈品,隨著收入的增加,他們花在養育孩子上的時間和金錢的比例也越來越高。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