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晚間,貝達藥業(300558.SZ)披露半年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7.31億元,同比增長15.37%;歸屬凈利潤1.4億元,同比下降37.53%。
其中,2025年一季報營業收入為9.18億元,同比上升24.7%;歸母凈利潤為1.0億元,同比上升2.0%;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64億元,同比上升83.6%。
第二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8.14億元,同比上升6.4%;歸母凈利潤為3981萬元,同比下降68.4%;扣非歸母凈利潤為2619萬元,同比下降79.4%。
這是公司自2022年之后,首次在半年報出現凈利潤同比下滑現象。貝達藥業表示,因計入當期損益的折舊攤銷等費用升高,歸屬凈利潤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公司在2025年半年度報告中提到,報告期內的經營業務主要圍繞創新藥物的研發和銷售。公司已有八款藥品上市新產品,包括鹽酸埃克替尼片、鹽酸恩沙替尼膠囊等核心產品。
另外,甲磺酸貝福替尼膠囊和伏羅尼布片在納入醫保后銷售加快,酒石酸泰瑞西利膠囊于2025年6月獲批上市。此外,公司宣布暫停開發BPB-101項目,并透露MCLA-129在肺癌領域的II期研究已完成首例患者入組。
管理層還表示,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安瑞澤)和重組人白蛋白注射液(奧福民)等戰略合作產品已啟動銷售。公司在市場上積極布局,努力滿足肺癌等惡性腫瘤領域的臨床需求,進一步拓展產品線和市場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財務數據顯示,上半年貝達藥業研發費用為2.26億元,同比下降10.40%,上半年銷售費用5.94億元,同比增長13.34%。自2023年第三季度以來,公司研發支出持續收縮,而銷售費用逐步提升。
多款新藥集中上市利好的同時,公司資金卻有所承壓。截至上半年末,貝達藥業流動資產為13.59億元,低于17.57億元的流動負債。
據財聯社報道,貝達藥業目前有拖欠合作方款項。益方生物與貝達藥業曾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合作開發的創新藥貝福替尼在觸發兩個里程碑節點時,貝達藥業需分別向益方生物支付1億元、8000萬元。
6月底,益方生物回復上交所年報問詢函中披露,貝達藥業拖欠其里程碑付款1.8億元,其中部分款項已逾期超過兩年。益方生物表示,已多次催收,并發送正式催款函,但相關款項仍未到賬。
天眼查信息顯示,貝達藥業成立于2003年,位于浙江省杭州,是一家以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藥物研究與開發為核心,集研發、生產、市場營銷于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企業注冊資本4.21億人民幣,法人代表為丁列明。2016 年,貝達藥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被譽為 “創新藥第一股”。(沈霄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