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廳里的時光像被揉皺的紙,攤開便是丁立人從六十年代到今春的百余件作品。墨在宣紙上洇開的老畫,青銅在歲月里長出的綠銹,還有剛裝裱好的新稿,混著他攢了半輩子的老物件 —— 缺角的青花碗、磨亮的竹刻扇骨,在燈光下透著溫吞的光。
轉過掛滿山水的展墻,七處鮮亮的色彩突然撞進眼里。那是七個八零九零藝術家的新作,去年剛接下邀約時畫的草稿還帶著鉛筆印。沒人刻意把老作品和新創作隔開,丁立人的《牧牛圖》旁邊,就掛著年輕人用數碼筆刷畫的賽博格牧童;青銅小像的展柜對面,擺著用 3D 打印筆堆出的抽象人像。
北丘的展廳拆了幾道隔墻,白墻被刷成帶著顆粒感的米黃。老畫的木框和新裝置的金屬支架在地面投下交錯的影子,像兩代人踩著不同的鼓點,卻在同一個空間里踏響了合拍的腳步。
沒有誰是主角。丁立人畫了六十年的筆墨,和年輕人剛晾干的油彩,就像巷口下棋的老者遇上放學的孩童,擺開各自的棋路,在光影里來了場不問輸贏的對弈。
展期:8月5日 - 10月26日
策展人:楊天歌
地點:北丘當代美術館
南京市玄武區北京東路1號環亞凱瑟琳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