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網站8月12日發布消息,北京中科宇航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宇航)在廣東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擬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中科宇航成為繼藍箭航天、屹信航天之后,在近半月內啟動IPO的第三家商業航天企業。
本輪商業航天IPO熱潮的興起,與近期政策層面的支持密不可分。2025年6月18日,證監會發布《關于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重啟未盈利企業適用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并擴大適用范圍,支持人工智能、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更多前沿科技領域企業上市,首次將商業航天納入未盈利科技企業支持范圍。
7月,國家航天局發布《商業航天項目質量監督管理通知》,要求構建行業主管部門、項目發包方、項目承擔方及第三方專業機構共同參與的商業航天項目質量監督管理體系,并對商業航天項目質量形成、保持、恢復和改進等過程實施監督和管理,嚴格把控商業航天項目質量風險,促進商業航天有序發展。
此次中科宇航啟動IPO輔導,是商業火箭公司加速進軍資本市場的重要信號,本次上市,公司的輔導機構定為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中科宇航創立于2018年12月,是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孵化的國內首家混合所有制商業航天火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系列化中大型火箭研制、定制化宇航發射、亞軌道科學試驗及太空旅游等業務。
目前該公司已形成“設計-試驗-生產-發射”全鏈條體系,具備自主可控一體化的發射能力,擁有國內唯一自主建設運營的固體與液體火箭共用、星箭兼用綜合性廠房,衛星技術廠房,以及固體與液體雙發射工位。
2022年7月,中科宇航自主研發的國內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力箭一號”成功首飛,實現“一箭6星”發射,標志中國民營航天進入中型火箭時代。
截至目前,“力箭一號”運載火箭已累計將63顆衛星超6噸載荷送入預定軌道,是國內多次執行重大國家任務的民商火箭之一,公司在民商火箭發射服務市場上占有率居第一位,發射服務業務覆蓋中國、歐洲、北美、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區域。
2023年,中科宇航啟動“力箭二號”液體運載火箭研制,首飛將發射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輕舟貨運飛船初樣試飛船。2025年8月6日,力擎二號11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完成半系統試車,渦輪泵、燃氣發生器、閥門等核心部件性能指標全部達標,為月底整機試車奠定基礎。
不過,商業航天領域普遍存在“投資大、回報慢”特點,公司的財務數據也反映了行業特點。目前,公司因高研發投入導致短期虧損。據北京產權交易所相關公告,2024年,中科宇航實現營業收入2.43億元,但虧損仍然較大,凈利潤為-7.48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24.13萬元,凈利潤為-3.11億元,經營狀況稍有好轉。
值得關注的是,8月12日當天,北京產權交易所掛出了北京中科力森科技(下稱“中科力森”)轉讓中科宇航285.4054萬股股份(占比約0.7928%)的項目,項目轉讓底價為8800.08萬元。據此計算,公司估值超百億元。資料顯示,中科力森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全資子公司。
截至目前,中科宇航累計完成8輪融資,2023年C輪融資6億元,2024年C+輪融資6000萬元。2024年12月注冊資本從4685萬元增至3.6億元,增幅668%,新增5名董事強化治理。根據2025年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其當前估值已達110億元。(文/實習生 楊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