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奐熹說稅|預繳個稅沒交足,匯算也不用補繳嗎?

2025-08-01 11:37

作者 季曉莉

一年一度的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繳已經(jīng)在6月30日結束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納稅年度內(nèi)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要辦理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有人匯繳期過了才想起來,自己的個人所得稅好像按年度算還要補稅。他們就擔心錯過了匯繳是不是除了補稅還會被處罰。

一、優(yōu)惠政策的解讀

“納稅年度內(nèi)預繳稅額低于應納稅額要辦理綜合所得匯算清繳”是一般的規(guī)定,但是實際上并非完全如此,因為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匯算清繳的具體辦法還是要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制定的。下面就和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即使預繳沒繳足,也不用補稅的政策。

2025年2月26日發(fā)布的《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管理辦法》第六條第一款、第二款明確,如果 “綜合所得不超過規(guī)定金額” 或者 “需補稅額不超過規(guī)定金額” 這兩種情況下,即使按全年匯算計算需補稅,也是不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那么具體是什么金額呢?

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3 年第32號規(guī)定,在 2027年底前,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 12萬元,或者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這兩種情況都是不需要匯算,不需要補稅的。

這是國家給予中低收入群體的優(yōu)惠。雖然現(xiàn)行政策明確截止到 2027 年底,但自 2019 年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以來,就按這一政策執(zhí)行,到期后就新發(fā)文件延續(xù)。今年又將這兩種‘即使需補稅但不超過一定金額可不匯算’的情形寫入《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管理辦法》,實際上是把這種機制固定下來。未來即使金額可能調(diào)整,但只要‘綜合所得不超過規(guī)定金額’或者‘需補稅額不超過規(guī)定金額’,即使按全年匯算計算需補稅,也不需要辦理匯算清繳。


二、如何確認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

1、“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里的12萬元不包括單獨計稅的全年一次性獎金等

《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辦稅指引》仍是有效的。從引用的解答可知:全年一次性獎金如果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是應該包括在計算“是否超過12萬元的年度綜合所得收入”里;但如果單獨計稅,即使獎金發(fā)了12萬元,也不包括到綜合所得里。除了最常見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還有些和雇傭相關的收入可以單獨計稅,不用并入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之前我的文章《除了全年一次性獎金,還有哪些項目可以單獨計算個人所得稅》曾進行過總結,感興趣的可以看一看。

不過獎金等單獨計稅更適合中高收入群體,對其他綜合所得項目合計收入沒超過12萬元的人來說,如果真發(fā)了12萬元獎金,可能還是并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合適,這是要好好算算的。

2、綜合所得收入是毛收入,不是到手的錢

以上指引截圖里明確:不要將到手的錢用來計算年收入是否達到12萬元,12萬元的收入計算口徑是不減除任何費用、扣除、稅款前的收入。居民個人可以通過向人力資源部門索要工資條等方式幫助正確計算年收入,若仍不確定,可咨詢專業(yè)人員或主管稅務機關。


三、如何避免無法享受優(yōu)惠

1、如何確認扣繳義務人在年內(nèi)已經(jīng)依法預扣預繳稅款

根據(jù)前文提到的《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管理辦法》第六條和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 2023 年第 32 號文,如果扣繳義務人未依法預扣預繳,那么個人無法享受‘綜合所得不超過規(guī)定金額’或者‘需補稅額不超過規(guī)定金額,即使按全年匯算計算需補稅,也不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優(yōu)惠,還是要照常匯算補稅的。

總局的指引提供了幾條途徑,最簡單直接的是咨詢支付所得的單位。但個人建議使用電子渠道,因為自己直接從稅務局獲取確認的信息最放心。現(xiàn)在個人所得稅 APP 等工具已經(jīng)做得非常簡便,很容易學會使用,不要剛開始使用時遇到點問題就放棄,這可是關系到您當前和今后的實際利益。

2、年度匯算清繳補稅不超過400元如何計算

對年度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的人來說,建議用個稅APP或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讓系統(tǒng)算算年應補稅額是否超過400元,不僅節(jié)約時間,還能順便查漏補缺。例如,某居民個人實際年度匯算結果是退稅,他沒登錄系統(tǒng),自己算算覺得不用補稅,就不辦匯繳了,那退稅就損失了。如果用APP算算,那一般就能避免這樣的損失。當然即使您年綜合所得收入沒超12萬元,算算也許仍會有驚喜。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