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分析師會議上,“煉乳第一股”熊貓乳品就半年度業績回答了投資者的詢問。上半年,熊貓乳品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53億元,同比下降2.1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4134.25萬元,同比下降12.76%;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約為3311.6萬元,同比下降16.06%。
熊貓乳品稱,營收下滑主要受貿易業務影響,不含貿易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1%。凈利潤下降除貿易業務影響外,還受海南公司椰品業務毛利率下降及上海可寶相關支出的影響。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在濃縮乳制品賽道,伊利、蒙牛、飛鶴等頭部乳企依靠上游奶源優勢和規模效應,對熊貓乳品的現有市場形成擠壓。熊貓乳業缺乏自己的奶源,原料主要依賴進口,業績受原料波動影響較明顯,其進口奶源與國產奶源相比成本還是較高,所以上半年營收和凈利潤承壓”。
作為乳制品上游企業,熊貓乳品主要業務為濃縮乳制品、椰品、乳品貿易等。分業務來看,其煉乳類以增長為主,奶油實現兩位數增長,奶酪受市場競爭加劇影響下降較多。椰品業務營收3681萬元,同比增長97%,主要因對大客戶的供貨重回正軌。
但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熊貓乳品椰品業務的毛利率承壓。上半年,其椰品業務營收增長97%,毛利率卻為-4.93%,同比下降29.72%。對此,熊貓乳品在回答投資者詢問時表示,“7月起椰子原材料價格進入下行通道,7月已實現盈虧平衡,預計下半年利潤將有所改善,期望全年利潤能夠回正。目前海南熊貓產能較滿,海南新廠房計劃明年投產,屆時產能將進一步釋放”。
早從2021年開始,以濃縮乳制品、乳品貿易為主的熊貓乳品,就試圖拓展“第二增長曲線”,開辟奶酪、奶油、植物基等產品。但目前,“第二增長曲線”的體量較小,與頭部品牌相比差距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現制茶飲終端價格戰正盛,作為濃縮乳制品供應商,熊貓乳品68.7%的收入依賴該領域,訂單量受到明顯壓縮。對于B端價格戰以及競爭格局,熊貓乳品稱,競爭可能繼續加劇,頭部乳企在加大ToB投入,目前主要依靠大客戶起量。公司優勢在于流通渠道,大客戶、工業客戶方面也在持續尋找機會。
但自2024年以來,熊貓乳品的業績便持續承壓。2024年實現營收約為7.64億元,同比下降19.29%;實現歸母凈利潤約為1.02億元,同比下降5.98%。
此外,熊貓乳品面臨一定現金流壓力。報告期內,熊貓乳品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0.27億元,與2024年同期的0.65億元相比由正轉負,顯示出公司在經營活動中的現金回籠能力有所減弱。應收賬款中,熊貓乳品前五大客戶的應收賬款占應收賬款總額的68.32%。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熊貓乳品作為上游的供應商,受到原料波動的影響是最大的,無論下游終端市場、品牌的變化,還是成本的上升,對其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這種模式單一、產品單一、客戶單一、渠道單一,缺乏核心競爭力,護城河也不夠深、不夠寬”。
對于業績下滑、經營活動現金流壓力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通過郵件向熊貓乳品發出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