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假日經濟,文旅融合描繪消費升級新圖景

2025-08-05 17:15

凌晨的高鐵站燈火通明,疲憊卻興奮著的“特種兵”游客拖著行李匯入人流;西安古城墻上,身著漢服的年輕身影翩翩起舞,古韻與時尚在此交匯碰撞;煙火升騰的夜市攤前,剛剛看完演唱會的游客與同伴興致勃勃地討論明天的行程……這些鮮活的場景,映射著文旅融合熱潮下,假日經濟欣欣向榮的氣象。今年上半年,國內居民出游人次32.85億,同比增長20.6%。“詩和遠方”融入市井煙火,文旅市場熱力十足,彰顯中國經濟發展的韌性與活力。

玩法上新,文旅市場百花齊放

凌晨4點的泰山之巔,星光尚未褪盡。日觀峰上,裹著厚外套的人群摩肩接踵,不少人眺望著東方的天空。“亮了!亮了!”人們紛紛拿出手機、相機記錄下朝陽初升的時刻。大學生李晴激動地說:“夜爬雖然有些累,但看到日出的那一刻,值了!”

在新疆昌吉州江布拉克景區,四川游客徐健騎馬奔馳在草原上,遠山層巒疊嶂,清涼的風撲面而來。面對壯闊天地,他不禁贊嘆:“美得像在畫里一樣,真是心曠神怡!”

這個夏天,越來越多人背起行囊,踏上說走就走的旅途。炎炎夏日,絲毫阻擋不了他們出游的熱情。暑期,各地迎來假日文旅熱,景區人潮涌動,畢業旅行的學生相伴而行,共赴自由而暢快的“青春遠征”;孩子們在家長陪伴下走進游樂園、博物館,在趣味與溫情中收獲成長;避暑納涼的人們來到高山草原、鄉村田野,盡情享受清涼一夏……

為滿足游客需求,豐富多彩的旅游線路和產品不斷推出,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精準發力,多地發放文旅消費券,進一步激發人們的出游意愿。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春節、“五一”、端午節出行人數均創新高。“五一”假期,全國國內出游3.14億人次,同比增長6.4%;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802.69億元,同比增長8.0%。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今年暑期國內旅游人數有望突破25億人次。

不僅旅游人數激增,旅行方式也日益多元化、個性化,小城度假、療愈式漫游成為新風尚,更多游客奔赴縣域、古鎮、鄉村等小眾目的地,從觀光打卡游轉向深度體驗游。“沒想到這個縣城里藏著‘世外桃源’。”在河南許昌市鄢陵縣唐韻康養小鎮,武漢游客張瑞君被美景和古韻深深吸引,她決定和父母在這里多住些時日,感受生態養生的舒適美好。

新產品、新服務、新場景不斷涌現,文旅玩法不斷上新、亮點紛呈,一幅文旅市場百花齊放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文旅融合,歷史文化氛圍濃郁

江蘇蘇州古城的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白墻黛瓦、河街相鄰,婉轉雅致的評彈聲從路邊茶肆傳出,游客們看演出、逛小店,乘著搖櫓船漫游河道間。“一條平江路就是半部姑蘇史,這里不僅延續了唐宋以來的城坊格局,還保留了很多古建筑、老手藝,歷史文化氛圍濃郁。”游客江艷走在古巷間,手持一把蘇扇,講述著這座江南水城給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旅途中體驗文化是個必選項。在河南洛陽,游客身著唐裝提燈夜游,沉醉于“風起洛陽”VR體驗的盛唐氣象;在福建泉州,游客觀賞木偶戲之余,可以體驗非遺提線木偶的精妙操作;在四川洛帶古鎮,獨具韻味的客家美食和文化活動讓游客們流連忘返。

從文化底蘊深厚的歷史名城、人文古跡,到歷史悠久的江南小鎮、古老村落,從文化研學、博物館觀展到非遺體驗……游客早已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從“看風景”到“入情境”,沉浸式文化體驗正成為吸引游客停留更久的核心要素。

文化,也是吸引外國游客來華旅游的重要元素之一。免簽“朋友圈”擴大,離境退稅政策優化,讓入境游不斷升級,“China Travel”(中國游)熱度不減。“五一”、端午假期,適用免簽政策入境的外國游客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2.7%、59.4%。

“中國的古老文化非常迷人,這次旅行讓我深受震撼!”在北京慕田峪長城上,英國游客托馬斯興奮地分享著自己的北京之旅。連日來,他不僅“打卡”故宮、天壇等知名景區,還深入了解中軸線上的古建筑,被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深深吸引。

法國游客艾米莉選擇來到江西景德鎮體驗陶瓷器制作,拉坯、繪畫、施釉、燒制,看著一件獨一無二的作品在自己手里逐漸成形,她成就感滿滿:“這門手藝非常精巧和不易,中國匠人的智慧令人驚嘆!”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旅游成為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向世界展現著一個交融古今、生動可愛的中國。

流量變現,一業興帶動百業旺

文旅市場熱度不減,消費鏈條不斷延伸,旅游業“一業興帶動百業旺”的效應日益彰顯。

近日,第35屆青島國際啤酒節的舉辦,讓青島旅游市場迅速升溫。游客們不僅在青島享受陽光、海灘,也來到青島啤酒博物館品嘗“一廠原漿”,到步行街看演出、逛夜市。“旺季時博物館每天客流量達1.4萬至1.5萬人,沉浸式體驗提高了消費熱情,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青島啤酒博物館營銷總監袁偉偉介紹。

文旅流量變現,成為拉動當地交通、餐飲、住宿、零售等產業鏈的重要引擎。從景區到商圈,文創產品、非遺手作、地方特產也跟著火了起來,不少游客還逛起了特色小店、菜市場,深度融入當地生活。

不僅如此,跨界融合正在不斷拓展消費邊界,在“文旅+”帶動下,新業態不斷涌現。在鄉村,農文旅融合帶動鄉村振興,也帶旺了特色農產品銷售,觀光農業、農事采摘、民俗節慶等活動深受歡迎;在城市,新技術的應用為旅游場景賦能,旅行方式從實體游覽走向虛實融合的沉浸式游覽,讓沉睡的遺產“活起來”、厚重的歷史“潮起來”。

“在今天,一處風景、一種味道、一場活動,都可能點燃人們的旅游熱情。應因地制宜培育新消費增長點,推動旅游跨界融合、模式創新,進一步激活消費潛力,為假日經濟賦能添彩。”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秘書長金準說。

跟著賽事、演唱會去旅行也成了新時尚,各地的演唱會、音樂會日程表吸引著游客目光,有效帶動舉辦城市消費增長。火爆出圈的天水麻辣燙、淄博燒烤,地方特色美味柳州螺螄粉、潮汕生腌……不少游客為一頓美食赴一座城,“舌尖上的旅行”為餐飲業帶來巨大商機。

“融合與創新已成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同時,文旅跨界促進消費增長,折射出人民消費品質持續升級態勢,印證了中國經濟內生動能的強勁韌性。”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劉敏說。

假日經濟升級正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的“幸福動能”。

來源:光明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