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晚,體外診斷服務商潤達醫療(603108.SH)發布對2024年年報問詢函的回復,公司表示,近兩年收入規模減少、應收賬款回款周期延長,同時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等成本降幅較小,造成公司凈利潤下滑。
潤達醫療主要業務包括體外診斷試劑銷售和外包檢驗服務,公司還擁有自主品牌的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產品。近年來,公司還積極布局AI醫療生態,為醫院提供AI數字化解決方案。
2024年,潤達醫療實現營業收入83.1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1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28.06萬元,同比下降79.77%。上交所在年報問詢函中要求公司結合行業特點、資產減值計提等,量化分析第三季度起凈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
潤達醫療在回復中表示,近兩年國家陸續發布多項政策,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受宏觀經濟及集采政策等因素影響,公司近兩年收入呈現下降趨勢。為保障各地區業務拓展及服務質量,公司服務成本中的人員成本、財務成本以及投入設備等形成的折舊攤銷費用并未隨收入下降而同比下降,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及財務費用三項費用合計環比下降幅度為6.05%、8.53%,小于銷售收入的下降幅度,造成公司整體利潤受到壓縮,凈利潤下滑。
潤達醫療還回復稱,公司在和上游供應商議價過程中,為獲得更好的價格機制,不得不在付款周期上做出讓步;而下游醫院客戶,在合作中具有天然的強勢地位,因此公司收款付款周期等方面均受到擠壓,出現了應收賬款回款賬期拉長,而應付賬款周轉天數略有縮短的現象。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底,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約為52億元,占總資產的36%。
值得注意的是,在集采壓低相關產品價格,上下游兩頭“擠壓”的形勢下,2025年一季度,潤達醫療業績進一步下滑,出現上市以來首次季度虧損。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62億元、凈利潤為-6,925.87萬元,毛利率下滑至20.78%,同比減少約6個百分點。
面對傳統業務利潤大幅下滑的形勢,潤達醫療力圖開辟新的業務增長點。公司在2024年年報提出,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場景的深度融合,積極與醫療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及醫療機構開展深度合作,實現醫療全場景應用的開發與落地,為醫療機構及合作伙伴提供高效、精準、安全的AI解決方案。覆蓋智慧醫療健康多類場景應用,包括診療服務、患者管理、體檢,藥店,保險,智慧檢驗等領域。
潤達醫療提出的新業務方向也引得投資者關注,在5月16日的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問,請問公司今年準備對AI團隊投入的研發費用預期有多少?AI收入預期多少?以及后續潤達的AI醫療相比友商核心競爭力在哪些方面體現?
潤達醫療方面沒有正面回答上述問題,只是回應稱,公司擁有強大的醫療數據治理能力及AI應用開發能力等領先優勢,未來公司會持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數智化技術,持續加大在AI健康領域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