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5-11 20:18
20世紀90年代,上海證券交易所門口,人們通宵達旦地排隊,等待搶購首批股票認購券。那時,“黃牛”將認購券的價格哄抬到比股票本身還高的離譜程度。一名資深老股民回憶,他為了購得一張認購券,無奈之下把新買的永久牌自行車抵押給了“黃牛”。
如今,清晨的中銀香港網點門前,長隊如龍蜿蜒——這不是搶購限量版球鞋,而是內地客在等待辦理一張香港銀行卡。上述資深老股民不禁感慨:歷史總是在變著花樣重演,只是當年的認購券,換成了如今被追逐的香港銀行賬戶。
一名券商渠道推廣經理發現,自2024年起,內地用戶赴港辦理銀行卡的情況明顯增多,2025年以來更是熱度持續攀升。“開戶潮”背后,一方面是因為內地利率走低之下,香港銀行的儲蓄與理財產品較內地同類產品有著一定的利率優勢,以及年初以來港股市場行情向好,帶動了投資者投身港股的熱情,部分券商單月業績甚至達到了以往全年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因為,2022年以來,香港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證等計劃,吸引了一大批內地具有高學歷、高收入等特征的人才。
港股回暖、跨境理財需求及高才計劃推動開戶熱,香港銀行賬戶成為連接國際市場的通道。中介們正從激增的投資理財需求中嗅出新的商機。
內地赴港從事保險行業的呂先生告訴記者,在這股赴港落戶的熱浪中,涌現出相當一部分像呂先生這樣從事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人。出于自身以及內地的親朋好友尋求收益更高的儲蓄、理財、股票投資等需求,以及工作中的咨詢幫助等,他們明顯感知并參與到內地人赴港開戶潮當中。
幫忙解答開戶咨詢、代客戶排隊開香港銀行賬戶、證券賬戶以及推薦購買保險,是一些在港保險代理人的一份日常工作。
銀行也迅速察覺到了這一市場變化。在不久前的五一黃金周,多家香港銀行照常營業。例如,中銀香港宣布,為了更好地服務內地游客,在五一假期期間,指定7家分行每日開放,可辦理預約開戶等業務。
在這股熱浪之中,香港銀行代開戶的“中介”群體應運而生。這些中介公司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提供陪同服務的中介,他們會提前與客戶電話溝通,協助完成預約,并制定詳細的開戶攻略;另一類則是與銀行內部有著密切聯系的中介,部分中介甚至宣稱無需客戶親自前往香港,就能辦理香港銀行賬戶。
“走VIP通道就有號”
上述券商渠道推廣經理告訴記者,2025年以來,市面上的開戶中介變多了。記者在某社交平臺搜索“香港銀行卡代辦”等關鍵詞,發現自2023年起,類似的帖子便開始出現。2025年初至今,這一現象更為普遍。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中介發布視頻招攬客戶。一名自稱能協助辦理香港銀行卡的中介在視頻中稱,香港銀行網點內老年客戶較多,若內地用戶自行前往辦卡,不僅要與他們一同排隊,而且由于香港銀行辦理業務效率相對較低,預約不上號是常有的事。
“但如果你選擇我們的VIP通道,就能確保拿到號。”該中介介紹,所謂的“VIP通道”,實際上是購買其提供的服務套餐,內容包括開戶指導、赴港或不赴港辦理香港銀行卡,以及協助開通港股和美股證券賬戶等。
上述券商渠道推廣經理提供的開戶攻略顯示,內地用戶在香港開戶,通常需要準備好所需材料,預約合適區域的銀行網點;若未成功預約,也可在網點開門前前往排隊。在開戶過程中,用戶還需填寫相關表格,并保證手機處于漫游狀態,接受客戶經理的現場“面試”,最后存入規定金額激活賬戶。不過,不同銀行在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存在差異。
以預約及網點排隊為例,中銀香港支持提前7天預約;匯豐香港除匯豐One賬戶外,匯豐卓越理財尊尚、匯豐卓越理財賬戶均可預約,可預約次日或之后的時段。在存入金額激活賬戶方面,匯豐銀行部分分行無最低存款要求,100港元即可激活;恒生銀行、中銀香港則要求至少存入1000港元。
多名中介人士表示,陪伴咨詢、準備材料清單以及全程規劃是常見的服務內容,目的是提高客戶辦事效率,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內地用戶申請香港銀行賬戶時,最常遇到困難的環節便是預約和排隊。
4月底,小陳前往香港辦事,順便想開立一個香港銀行賬戶。清晨9點,他趕到中銀香港信德中心分行,眼前排隊的火爆場面堪比偶像見面會。隨后,他又匆匆趕到附近的匯豐銀行一個網點,卻被告知當天的號已發放完畢,只能次日再來。三個多小時奔波下來,小陳最終無功而返。“熱門網點排隊人數眾多,如果用戶當天堅持排隊,拿到號就能當天辦理銀行卡。但由于銀行每日接待能力有限,有的銀行一開門,號就被搶完了。來得晚或者排在后面的客戶,只能下次再來。”一名中介解釋道。
上述券商渠道推廣經理還提到,預約開戶的優勢在于,只要用戶提前拿到預約號,就相當于獲得了“插隊權”,無論當天有多少人排隊,銀行都會在關門前為預約客戶辦理業務。然而,不少中介使用外掛程序搶號,普通用戶僅憑手動操作很難搶到。如果實在無法預約到網點,也可以嘗試線上開戶,但前提是本人必須身處香港。
在內地辦理香港銀行賬戶
近期,閑魚平臺上出現了大量由中介人士發布的香港銀行排隊預約服務帖子,服務價格從6元到300元不等。
記者向多名中介人士咨詢是否能進行遠程代辦。多數中介人士表示,協議代辦的方式已不可行,客戶必須親自前往香港,但他們可以提供開戶攻略和全程指導。部分中介明確表示不包含現場排隊服務,僅提供線上指導。而且在實際溝通中,部分中介索要的費用超出了帖子標價,最高達到900元。
深圳港亦通咨詢有限公司客服人員介紹,他們會提前為客戶向銀行遞交資料,并預約辦理時間。若客戶銀行流水、賬戶余額不理想,且沒有股票投資經驗,自行申請往往容易被銀行拒絕;但通過他們預約,只要資料齊全,當天就能拿到銀行卡。完成預約后,客戶只需按時前往銀行,找到指定經理完成開戶和激活即可。不過,這項服務需要收取一定費用,例如辦理匯豐銀行賬戶,收取1000元。若后續需要開通券商賬戶,該公司也可免費對接。
還有中介聲稱,有渠道能讓客戶無需前往香港就能申請香港銀行卡。該中介表示,如果客戶有50萬元存款,只需在內地匯豐銀行存滿三個月,他通過對接渠道,就能協助客戶申請匯豐香港銀行卡,并可在線下辦理,服務價格為688元,若辦理不成功可全額退款。
另一名中介也強調了“提前遞交資料”的重要性。他指出,客戶自行臨時赴港辦卡,被拒絕的概率較高;若客戶姓名為兩個字或三個字常見的名字,在系統中容易和其他人重名,可能會面臨嚴格的審核。因此,他們會提前向銀行提交KYC(客戶身份識別)資料,經銀行評估初審后,若通過率較高,才會建議客戶前往香港辦理。“赴港辦理的成功率更高,雖然不赴港辦理也有操作空間,但不太推薦。不赴港辦理,渣打銀行是個不錯的選擇。匯豐銀行的賬戶常被股民使用,資金頻繁進出容易導致賬戶凍結,但也可以辦理。”該中介補充道。
用戶選擇赴港線下辦理和在內地辦理香港賬戶的費用也有所不同。據中介人士介紹,以匯豐香港賬戶為例,赴港辦理的服務價格為1200元,而在內地辦理的服務價格則為2500元。該中介還表示,他們能夠直接對接銀行客戶經理,客戶只需按照約定時間前往指定柜臺即可辦理。若選擇在內地辦理,由于每個客戶經理一季度僅有兩三個線上面簽名額,需要提前與客戶經理溝通協調。
新公司應運而生
劉爽是深圳一家小企業的負責人。這家企業成立于2025年3月27日,至今還不到兩個月。據他介紹,目前該公司團隊共有5人,均來自深圳多有米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多有米”)。
多有米成立于2014年,現約60人規模,主要從事公司注冊、代理記賬等業務。劉爽帶領的團隊正是從多有米孵化而來。天眼查APP顯示,該小微企業的經營范圍涵蓋企業管理、企業管理咨詢、創業投資(限投資未上市企業)、商標代理等。“去年開始,香港的銀行多次主動找我們公司尋求合作。所以今年我們注冊了這家新公司,專門拓展港卡業務。”劉爽表示,他們團隊目前主要專注于辦理香港銀行開戶業務。
劉爽稱,香港銀行的客戶經理經常來內地與他們這類信譽良好的公司合作,因此他們能夠直接與銀行對接。為證實這一點,他向記者展示了與渣打銀行香港分行客戶經理的對話截圖。
在4月22日的對話中,劉爽向該客戶經理提供了兩名客戶的開戶信息。客戶經理協助客戶辦理成功后抱怨稱,這類僅為炒股而開通銀行卡賬戶的客戶價值不高,如果后續客戶資質不佳,既不辦理定期存款,也不購買理財產品,她將不再提供對接服務。在最新的對話中,該客戶經理再次同意協助辦理線上面簽,并特別強調“50萬元存3個月是最基本的要求”。
前述提到的港亦通成立于2025年初,主要經營公司注冊、審計、兩地車牌辦理、香港駕照換領以及香港個人開戶等業務。除這兩家公司外,市場上還有不少類似的商業服務公司,且大多集中在深圳、廣州等地。
“赴港開戶潮”下的風險生意
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匯豐香港新增13萬名對私客戶;到了2025年一季度,這一數字飆升至30萬名。
上述券商渠道推廣經理提到,很多人開設香港銀行賬戶,主要出于兩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是為了進行美股、港股等投資。2025年前4個月,港股市場震蕩上行,表現出較強的韌性。數據顯示,恒生指數4個月漲幅超過12%,恒生科技指數上漲超過16%,盡管4月行情有所波動,但港股投資依舊備受投資者青睞。
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跨境支付或是海外投資。內地、香港兩地的存款產品存在利差,不少存款“特種兵”赴港存款。目前,香港主流銀行半年期美元存款的利率大多在3.5%以上,例如匯豐One賬戶6個月美元存款利率為3.7%,12個月為3.3%,而內地的美元定存利率普遍在“2”字頭,這也成了不少投資者奔赴香港開戶的原因之一。
香港金融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香港認可機構存款總額和美元存款分別實現 7.09%和14.24%的增長,美元存款增速創近8年新高。“與內地銀行存款利率相比,香港的美元存款利率相對高一些,存在高利率的‘誘惑’,但把人民幣換成美元進行定存,匯率波動是個不得不考慮的因素。當下匯率風險高,不確定性增加,去香港開戶購買美元存款并非一個好的選擇。”呂先生說道。
他提到,當下赴港開戶難度不小。銀行開戶條件嚴格,除要求用戶提供身份、住址證明等基礎材料外,還設置資金門檻,如要求用戶存入一定金額或提供資產證明。同時,香港金融監管趨嚴,賬戶若短期內頻繁大額資金異動,或長期閑置,易被監管關注,甚至面臨賬戶被凍結、調查的情況。
為確保賬戶開設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近年來,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等多家香港大型銀行,針對內地居民赴港開戶實施了更為嚴格的標準。近期,多家銀行紛紛發出風險提示。
匯豐銀行在開戶預約界面明確提示:“如需開戶,客戶可提前于匯豐網站預約會面,費用全免。謹記請勿向任何第三方透露您的敏感個人資料,或經中介開立賬戶。為向您提供優質服務,我們會檢視旗下服務網點的運作情況,不時調整相關服務和開放時間。”
上述券商渠道推廣經理提醒,很多中介為了推銷預約號或所謂的“關系號”,會刻意渲染焦慮情緒。實際上,除了個別口碑不佳的分行客戶經理外,只要資料齊全,客戶完全可以自行預約或盡早前往排隊開戶,無需輕信“不預約就不給開戶”“必須購買理財或保險產品才能開戶”等不實信息。
一名匯豐銀行深圳分行的客戶經理表示,在內地也可以辦理香港銀行卡。客戶只要擁有內地的匯豐卓越卡片,就可以申請香港或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匯豐銀行卡。許多在香港開卡失敗的客戶,會選擇先在內地開戶,由客戶經理協助申請香港銀行賬戶。
“客戶需存入50萬元,我們就有權限向香港銀行提交申請。客戶只需攜帶港澳通行證,完成律師身份和資金見證,并支付約400元的律師見證費即可。”該客戶經理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