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頭巷尾門店的激烈競爭,到資本市場的“敲鐘潮”,新茶飲行業的競爭態勢正逐步邁向白熱化。
4家沖擊IPO
2025年以來,國內3家新茶飲公司成功登陸港美股市場。古茗去年12月更新招股書,今年2月12日在港交所上市敲鐘,成為繼奈雪的茶和茶百道之后的“新茶飲第三股”。蜜雪集團3月3日登陸港交所主板。此外,滬上阿姨計劃于5月8日在港交所上市。
3月26日,霸王茶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開遞交招股書,4月17日在納斯達克上市。
原因幾何
若從市場、盈利和資本等多方面進行考察,此輪茶飲行業IPO提速的原因或許并不難理解。
一是國內新茶飲市場仍有增長潛力。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國內新茶飲市場維持強勁增勢。自2022年以來,新茶飲賽道由增量市場轉為存量市場,企業也相繼由規模化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該機構預計,到2028年,國內新茶飲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
二是頭部企業逆勢擴張。根據《中國餐飲品類發展報告2025》,截至2025年3月,全國茶飲門店總數為62.5萬家,較2024年9月的峰值減少3萬余家。在此大背景下,上述6家企業的門店數量卻不降反增,體現出十足的市場競爭力。
其中,蜜雪集團和霸王茶姬2024年門店數量分別凈增加8914家和2929家,優于2023年同期水平。滬上阿姨、古茗、茶百道和奈雪的茶凈增門店數量雖然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增勢。截至2024年年末,蜜雪集團國內門店數量多達41584家;古茗和滬上阿姨門店數量突破9000家;茶百道和霸王茶姬門店數量分別超過8000家及6000家。
三是持續搶占下沉市場紅利。從城市分布來看,蜜雪集團、滬上阿姨、古茗、茶百道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門店數量僅占到全部門店數量的20%至35%,二線及以下城市門店數量占比則已高達65%至80%。也就是說,隨著近年來新茶飲頭部品牌集體加速卷向二三四線城市,供應鏈能力、品牌勢能對本土小眾新茶飲公司形成壓力,下沉市場的紅利也被上述品牌收入囊中。
此外,投融資市場方面,IT桔子數據顯示,2019—2021年是新茶飲企業投融資的活躍期。2021年,25家新茶飲品牌全年合計融資70.71億元,成為整個行業的“高光時刻”。然而,隨著部分資金已經達到5年的退出期,新茶飲企業們也需要尋找到新的資金來源。
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穩坐市場頭部的新茶飲品牌們,紛紛開啟了IPO之路。一方面,發行上市能為公司注入大量資金,有助于公司加快業務擴張,增強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成功上市有助于提高加盟商和投資者信心,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業績“冰火兩重天”
從經營情況來看,蜜雪集團、霸王茶姬和古茗2024年經營狀況表現較好。其中,盈利規模最大的蜜雪集團,全年凈利潤44.54億元,同比增長39.8%;凈利潤增速最高的霸王茶姬,全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13.3%,盈利規模達到25.15億元。
奈雪的茶2024年虧損9.19億元;茶百道2024年營收下降13.8%,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48.7%,僅剩6.45億元。
資本市場對于各個茶飲品牌的反應也迥然不同。奈雪的茶由19.8港元/股的首發價格跌至最新收盤價1.06港元/股;茶百道首發價格17.5港元/股,跌至最新收盤價8.6港元/股。蜜雪集團自上市后股價大漲,最新市值逼近2000億港元;古茗漲勢更甚,最新市值突破580億港元;霸王茶姬上市當日股價漲15.86%,最新市值約63.32億美元。
賣點各異
雖然同為新茶飲賽道公司,但各家的經營模式卻是大相徑庭。奈雪的茶采用的是重資產的直營店打法。也就是說,他家是真正通過一杯一杯賣茶飲來盈利的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奈雪的茶的直營門店貢獻了84.5%的總收益。茶百道、蜜雪集團、古茗和霸王茶姬開放加盟,通過向加盟商收取加盟費、售賣原料設備等開店所需物料,支撐起品牌的大部分營收。
在資本市場方面,除了通過擴張規模來攫取利潤,新茶飲上市公司向二級市場兜售的,還有通過其線下上萬家門店所串連起來,其背后供應鏈的價值。
比如制作一杯檸檬水,需要多家公司參與。首先是負責塑料飲具、包裝材料的家聯科技,然后是檸檬片的提供方宏輝果蔬,調味糖漿的供應商中糧科技、提供制冰機的東貝集團以及生產紙吸管的富嶺股份等。如果是更復雜的產品,可能還需濃縮果汁廠家田野股份,以及奶油廠商海融科技等上市公司的加入。
新茶飲上市公司的股價走勢,本質上是資本市場對于其背后供應鏈的整體定價。
在這方面,各家的做法又有所分化。蜜雪集團憑借著極致的供應鏈能力,打造價格和門店數量優勢,橫掃5—10元茶飲市場;霸王茶姬則聚焦于“原葉鮮奶茶”品類,降低供應鏈建設難度,進而形成差異化定位;古茗同樣深耕供應鏈與加盟商生態。
萬聯證券分析師葉柏良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指出,新茶飲頭部公司紛紛登陸資本市場,反映出行業由快速擴張階段進入資本化加速階段,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節點。但上市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如何圍繞供應鏈、品牌、全球化布局發力,構建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是新茶飲上市公司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積極出海
新茶飲公司還把目光投向了海外。截至2024年年末,蜜雪集團在中國內地以外的門店數量達到4895家。公司表示,未來將繼續專注于開拓東南亞市場并繼續擴大當地的加盟門店網絡。
霸王茶姬的海外門店也由2023年年末的95家增長至2024年年末的156家,同樣主要覆蓋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市場。原因之一是東南亞地區對中國茶文化認同度較高,對于新茶飲易于接受;另一方面,東南亞旅游業發達,新茶飲市場前景較為廣闊。
然而,新茶飲公司出海要做的,絕非是把國內那一套行之有效的玩法簡單復制粘貼,而是要做好面對全方位綜合競爭的準備。
葉柏良認為,新茶飲公司出海面臨兩個重要的挑戰:一是原料供應。公司需要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季節性差異和物流限制下建立可靠的供應鏈體系,同時在本地化采購以降低成本與保持產品一致性之間找到平衡。二是文化背景。海外消費者對茶文化的認知程度較低,仍需公司通過有效的市場推廣和品牌教育,傳遞新茶飲的獨特價值和文化內涵,培養消費者的飲茶習慣。
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