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企向日葵(300111.SZ)擬跨界收購一家半導體電子特氣企業,9月7日晚,公司發布關于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
據向日葵公告,公司正在籌劃以發行股份及/或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漳州兮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兮璞材料”)股權以實現控股。此外,公司還將收購浙江貝得藥業有限公司40%股權,同時擬募集配套資金。
向日葵主營抗感染類、心血管類、消化系統類等藥物,已形成醫藥中間體—克拉霉素原料藥—克拉霉素制劑、醫藥中間體—拉西地平原料藥—拉西地平制劑一體化的業務模式。早在今年4月,向日葵就表露出通過對外收購提質增效的意愿。
在4月24日的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問,公司未來盈利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有哪些?向日葵方面表示,公司未來將圍繞市場銷售、研發創新、成本控制、質量管理、人才發展、品牌建設等核心方面,綜合考慮市場環境、技術革新和政策導向等多方面因素,全面提升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公司將適時通過多種方式尋求外延式發展的機會,實現經營提質增效。
向日葵擬收購的兮璞材料主營六氟丁二烯、三氟化氮等電子特種氣體和前驅體,主要用于半導體、新能源鋰電池熱控等領域。兮璞材料官網介紹,電子特氣在半導體領域主要用于制作清洗劑、蝕刻劑,也可用于制作摻雜劑、成膜材料等。向日葵公司公告披露,兮璞材料成立于2020年11月20日,注冊資金3930.131萬元,上市公司主要交易對方為上海兮噗科技有限公司,兮璞材料的估值尚未最終確定。
向日葵跨界收購半導體材料企業,或與近年來公司業績增長乏力有關。向日葵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3億元,同比下降2.38%,歸屬扣非凈利潤為626萬元,同比扭虧為盈。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44億元,同比減少8.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6.07萬元,同比減少35.68%。
在向日葵的主要產品原料藥出口方面,據公司2024年年報披露,2024 年我國原料藥出口均價同比下降12.0%,這背后一方面是受供應鏈復雜性、生產技術工藝高要求、市場份額及品牌影響力等方面的影響,同時,競爭日趨激烈,價跌量增也成為原料藥企業爭奪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
與之對應的是,半導體電子特氣市場成長趨勢明顯,或能為向日葵開啟新的增長空間。據光大證券2025年3月研報,隨著半導體、新能源等下游行業的崛起,我國電子氣體的需求快速增長。同時,當下海外半導體行業出口管制持續收緊,國內高端半導體材料自給能力亟需提升,進一步加速了國產化替代進程。2022年我國電子特氣的市場規模已增至220.8億元,中國半導體工業協會預計2025年將增至316.6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達12.8%。
不過,光大證券上述研報也指出,當前市場更為關注專注電子特氣研發及生產的相關氣體公司,特別關注高端電子特氣產品的技術突破,但往往忽視了部分企業工業氣體基本盤的重要性。基本盤為大宗氣體生產及供應的企業,其營收規模能夠持續保持增長,盈利能力較強,且具備穩健的現金流。而只有在擁有持續且可觀的凈現金流后,才有足夠的資金去進一步推動更高端產品的研發。
對于向日葵而言,在原料藥、化藥主業利潤已十分微薄的情況下,未來能否助推兮璞材料“更上一層樓”,仍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