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港股上市的商湯科技SenseTime發布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公告,報告期內,商湯科技總收入達到23.58億元,同比增長35.6%,主要得益于生成式AI業務的爆發性增長。上半年,生成式AI業務收入18.15億元,同比增長了72.7%。該業務在集團總收入中的占比也從去年上半年的60.4%提升至77.0%,顯示了其在公司業務中的核心地位。
上半年,商湯科技的凈虧損收窄至14.89億元,同比下降了近40%。商湯科技表示,這是公司“聚焦核心、優化結構、提升效率”戰略的成果,意味著公司在持續改善經營狀況。盡管虧損收窄,但商湯科技的毛利率從去年同期的44.1%下降至38.5%,主要原因是硬件成本和AIDC(人工智能數據中心)運營成本的增加 。
商湯科技自2025年上半年起對收入披露口徑進行重分類,將原“生成式AI、視覺AI、智能汽車”三大板塊,調整為“生成式AI、視覺AI、X創新業務”。AI GPU芯片公司自今年年初以來已不在合并報表范圍內,而終端芯片公司從下半年起也不再被納入合并報表范圍。
傳統視覺AI業務上半年收入為4.36億元,同比下降14.8%。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司與東北亞一個主要客戶的合作模式發生了變化,從研發服務轉向了維護服務。盡管傳統視覺業務收入同比略有下降,在經歷了行業調整后,收入結構得到優化,利潤空間和現金流都有所改善。
“X創新業務”(包括智能駕駛、智慧醫療、家用機器人和智慧零售)業務上半年營收1.0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約39.6%,收入減少主要是由“絕影”(智能駕駛)業務收入下跌導致的。商湯科技強調,X創新業務在戰略重組后已無需商湯科技追加資金投入,顯著改善了公司現金流狀況。
在研發支出方面,2025年上半年,商湯科技研發開支為21.185億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18.922億元,研發開支增加了12.0%。研發開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商湯科技加大了對基礎模型的訓練、微調以及生成式AI應用的投入。這導致了折舊和攤銷、服務器運營和云服務費用的增加。
總體上來看,2025年上半年,商湯“1+X”戰略取得實質性進展,生成式AI占集團收入進一步提升至77%,視覺AI重啟增長曲線,利潤空間與現金流雙向改善。此外,在組織層面,商湯科技上半年圍繞“1”和“X”進行二次聯合創業,組建了專業化、多元化領導架構,并為創新業務設立獨立聯創團隊,釋放“X創新業務”的經營活力與資本市場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