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8-26 16:41
8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曝光公布了4起騙享稅費優惠的違法案件。
此次公布的案件除前期已公布的騙享小微企業稅收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類型外,還曝光了騙享涉農稅費優惠、拆分收入騙享小規模納稅人稅費優惠等案件,再次傳遞出稅務部門常態化依法查處各類違規享用、惡意騙享的信號,維護公平競爭的稅收秩序。
稅收公平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基石,也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打擊騙享稅收優惠,表面上看是追繳稅款,深層次是維護公平正義,推動統一大市場的建設。同時,面對稅收違法行為,稅務部門既有嚴肅查處的決心,又有運用稅收大數據精準監管的技術和手段,使得任何騙取稅費、偷逃稅款的違法行為終將難以遁形,受到法律嚴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對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規范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支持機制。”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9.9萬億元,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達到10.5萬億元,年均新增減稅降費超2萬億元。
稅收優惠政策作為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旨在精準滴灌,扶持特定行業、領域或群體發展,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經濟結構。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和企業卻將國家的“好意”視為可鉆的“空子”,通過各種手段騙取享受稅收優惠,不僅導致國家稅款大量流失,更嚴重侵蝕了市場公平競爭的基石,扭曲了政策初衷。
“騙享”行為并非簡單的偷逃稅,其更具隱蔽性和欺騙性。比如,企業實際經營業務與享受優惠的資質要求完全不符,夸大享受優惠范圍等。這就需要稅務部門打擊“騙享”保持高壓震懾,形成“不敢騙”的態勢;更要加大依法懲處力度,提高曝光次數,起到警示和震懾作用。
據統計,“十四五”以來,稅務部門共依法查處違法納稅人6.21萬戶,持續曝光各類典型涉稅案件超150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