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7年,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進的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和標準體系。
《意見》還明確,到2030年,腦機接口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前列,打造2至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開拓一批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
這是在國家層面首次系統部署腦機接口產業發展戰略,明確將腦機接口定位為“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融合發展的前沿技術”及“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領域”。
為保障目標實現,《意見》推出系統性支撐舉措,明確加強基礎軟硬件攻關、打造高性能產品、推動技術成果應用、壯大創新主體、提升產業支撐能力等五大重點任務,細化17項具體舉措。
技術攻堅是產業發展重中之重。《意見》提出,從創新基于光、電、磁、超聲、化學的新型腦信號傳感器,研發高性能、超低功耗腦信號處理芯片,超低功耗、高速率、高可靠的通信芯片,并構建專用操作系統和通用軟件平臺,加強基礎軟硬件攻關。
同時,《意見》提出植入式設備,非植入設備,輔助設備三類產品的發展路徑。完善深部腦刺激器、人工耳蝸等成熟產品,推動非植入設備量產迭代,并與頭盔、頭顯、耳機等消費電子產品融合,研發輔助生理信號設備,加強多模態信號融合。
為推動技術成果應用,《意見》要求,要打通行業應用壁壘,加快創新成果落地,支持檢測評估機構發展,建立產品測試規范。
與此同時,《意見》還明確了腦機產業發展策略,包括培育優勢企業,推動組建產業創新聯合體;凝聚產學研各界優勢力量,提升腦機接口關鍵共性技術供給能力;同時,打造產業優勢集聚區,以推動產業鏈上下游集聚發展。
此外,需建立腦機接口技術標準體系并建立數據治理框架,構建技術創新和科技倫理協調發展,優化人才培養。
在保障機制方面,《意見》要求,強化中央科技委領導下多部門協同與央地聯動;加強政策支持,實施“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同時,深化國際合作與市場開拓。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腦機接口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基礎硬件、中游腦機接口系統、下游場景應用三大環節。該《意見》為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和路徑,隨著腦機接口產業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其市場需求將持續提升。
根據賽迪顧問的研究數據,2024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為32.0億元,增長率為18.8%。預計到2028年,中國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將達到61.4億元,2024年至2028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7.7%。
自8月7日《意見》發布后,腦機接口概念集體拉升。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收盤,腦機接口板塊上漲1.84%。(文/實習生 楊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