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最高賠付183萬,累計最多賠付113次、醫療險理賠用戶醫療費個人自費比例僅4.8%、萬元以下理賠平均到賬3.6天,最快僅需3.7分鐘……這是科技驅動型互聯網保險中介平臺——元保在《2025元保理賠半年報》(以下簡稱《半年報》)中披露的數字。保險行業年中集中披露理賠成績單之際,元保在強化保障、科技賦能、服務升級三方面,交出了一份“速度”與“溫度”兼備的理賠答卷。
理賠,是保險合同履行的重要環節,也是消費者對保險服務的最直觀感受,更是保險社會職能的最直觀體現。所以一份小小的理賠報告,背后是保險行業發展的真實寫照。而保險中介作為銜接用戶與保險公司的橋梁,其理賠服務能力直接反映行業服務生態的完善程度。那么身具濃厚科技基因的元保,又為行業帶來哪些改變呢?
單人累計最高賠付183萬元 保險提質擴面顯成效
《半年報》顯示,元保用戶醫療總費用商保報銷46.9%,自費比例僅占4.8%,單人累計最高賠付183萬元,累計最多賠付113次。在保險保障普惠化進程中,以元保為代表的互聯網保險中介平臺正成為保險產品提質擴面的關鍵力量。借助科技的力量“讓對的保險找到對的人”,一方面結合用戶需求,協同保司優化保險產品、保障責任,另一方面能夠實現為用戶精準匹配保險產品、提高保障,尤其針對傳統保險難以觸及的基層群眾和特殊人群。讓群眾享受到長期優質醫療服務,提升保險保障獲得感。
“提質”體現在保險產品可保范圍持續擴大,其中小額理賠金額提升顯著。《半年報》顯示,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元保醫療險萬元以下理賠案件人均賠付金額提升至7750元,較2021年增長55.6%,有效緩解了基層用戶的醫療負擔。
“擴面”則體現在元保對于特殊人群的關注,元保60歲以上老年用戶防癌險平均理賠金額同比增長20.4%,達到4.97萬元,此外,元保還推出面向新市民的雇主小額意外醫療險、支持帶病投保的眾享保·百萬醫療等普惠型創新產品,致力于將更多缺乏保險服務的人群納入高質量的保障體系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醫保支付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元保今年推動多款百萬醫療險產品保障責任升級,具體措施包括降低賠付門檻,實現責任內小病及重疾0免賠;擴大癌癥特藥范圍,并將多款院外原研藥、進口器械納入理賠范圍等。升級后的產品既能有效覆蓋重大疾病帶來的高額醫療支出,又能惠及日常小病的醫療費用,將普惠保險的價值進一步做深做實。
平均報案時間縮短55% AI助力理賠全鏈提速
好的理賠體驗是踐行保險“金融為民”的基本要求,科技的進步給保險理賠插上了快速發展的翅膀。聚焦用戶理賠體驗,元保運用AI技術賦能理賠關鍵環節,推動理賠操作便捷化,同時實現賠付提速,不僅滿足用戶“賠得到”的要求,更為用戶帶來“賠得好”、“賠得快”的體驗。
在理賠申請環節,用戶可一鍵發起理賠,系統自動匹配其名下所有相關保單;基于AI識別技術,用戶無需預先分類整理,可直接一次性混合上傳發票、病例、出院小結等各種材料,系統會自動識別材料類型并提取關鍵信息。《半年報》數據顯示:多保單用戶平均報案時長縮短55%,最快報案時長低至50秒;材料上傳平均次數減少35%,元保用戶劉先生一次性上傳14份混雜材料,僅用33秒就完成了理賠材料提交全過程。
用戶提交理賠材料后,元保多模態大模型能夠實現醫療票據、病歷報告等復雜非結構化數據聯合解析,提取關鍵理賠審核信息,幫助保司在短時間內判斷用戶能不能賠,以便更快地做出賠付動作。結合《半年報》理賠數據來看,元保理賠提效成果顯著,元保萬元以下理賠平均到賬縮短至3.6天,最快僅需3.7分鐘,多次賠付用戶結案時效最快僅需0.9秒,AI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用戶體驗,更幫助合作保司降低運營成本。
2025年,元保在理賠端持續優化服務,用糾紛化解托底,將用戶難處解決在前,為用戶提供全程守護。保險中介的作用之一就是以中立身份作為用戶與保司之間的橋梁,協賠調解服務既維護用戶權益又促進保司服務優化。例如,元保推出“無憂助賠”服務為用戶提供一對一結論咨詢和調解服務,解答用戶困惑并幫助用戶落實理賠權益。截止目前,“無憂助賠”服務累計調解119起理賠糾紛案件,助用戶平均獲賠3.5萬元。
透過《2025 元保理賠半年報》,以元保為代表的互聯網保險中介的行業價值愈發清晰:以技術為紐帶打通供需兩端,既為用戶爭取更優保障權益,又幫保司提升服務效能;以中立立場化解服務糾紛,推動形成 “用戶滿意、保司增效” 的良性生態。這份成績單不僅是元保的成長見證,更預示著互聯網保險中介平臺在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 未來,隨著更多中介機構加入科技驅動、服務升級的行列,保險行業的普惠價值將得到更充分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