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Tims天好咖啡(Tim Hortons,以下簡稱“Tims”)中國首店在上海人民廣場開業。
此后的六年時間里,中國咖啡消費市場實現增長奇跡:人均咖啡消費量翻3倍;還跑出了瑞幸、庫迪這樣門店規模過萬的本土連鎖咖啡品牌。
不過,作為“加拿大國民咖啡”的Tims,似乎并未吃到多少增長紅利,入華六年還在虧損。
6月24日晚間,Tims天好中國(NASDAQ:THCH)發布第一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3億元,同比下降9.5%;凈虧損由去年同期的1.43億元收窄至5890萬元。
營收下滑9.5%
2024年10月,Tims官宣第一千家門店落地上海。從0到1000,Tims用了四年多時間,而瑞幸可能只需兩個月。
截至3月31日,Tims在中國共擁有1024家門店,與去年同期的906家相比,一年門店總數凈增長僅118家。這在龐大的中國咖啡市場并不占優勢。
根據極海品牌檢測數據,其門店規模位于中國咖啡品牌第九位,除了瑞幸、庫迪、星巴克三大巨頭,蜜雪冰城旗下的幸運咖、肯德基的肯悅咖啡、滬上阿姨子品牌“滬咖”門店數量也均在Tims之上。
據第三方數據,Tims咖啡均價在25元左右,目前90%門店集中于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與該價格帶另一家咖啡品牌Manner相比,Tims推新品速度慢、缺少核心大單品,主要靠“咖啡+暖食”的產品組合尋求一席之地,尤其是貝果。
不過,如今星巴克、皮爺咖啡以及Manner的部分門店也推出了面包簡餐,這一定程度上對Tims造成沖擊。
結合業績來看,Tims營收已連續兩個季度下滑,2024年三、四季度營收分別為3.6億元、3.3億元,今年一季度下降至3億元。經營方面,Tims直營門店可比同店銷售額已連續5個季度呈現負增長。
靠關店“降本增效”
Tims在今年第一季度雖然營收有所下滑,但虧損收窄,主要是因為關閉了7家直營門店。
2月,Tims位于上海五角場大學路的門店閉店引發熱議,這是其入華當年在上海開設的第五家門店,也是當時上海規模最大的一家店,營業六年來已承載著附近大學生的回憶。
同月,Tims在寧波的第一家門店天一廣場店也宣布關閉,據當地媒體報道,該店2021年剛開業的那個暑假,消費者想買個貝果都得排隊半小時左右。
關店的直接好處是降低了成本,第一季度公司直營門店的運營總費用為2.57億元,同比下降19%。其中,租賃和物業管理費、員工工資同比分別減少12.9%、23.3%。
截至目前,Tims還有569家直營店和455家加盟店,直營店比例仍然較高,這需要公司自行承擔房租、水電、人力等直接運營成本。目前頭部咖啡品牌中除了星巴克,其余多以加盟模式為主。
Tims天好中國CEO盧永臣在業績電話會議中強調,2025年將是公司實現EBITDA盈虧平衡的關鍵年。為了這個目標,一邊關直營店、一邊開加盟店,成為Tims的現狀。
Tims的加盟業務始于2023年10月,其先在北京、上海和新一線城市開放單店加盟,去年5月開始向全國范圍開放。記者了解到,目前加盟一家Tims的初期總投入大約為60萬—80萬元左右(含門店裝修、不含員工和租金成本),面積較大的門店可能需要投入100萬元以上。
據第三方平臺數據,目前Tims在下沉市場門店比例還不到10%,滲透三四線城市成為其目標之一,今年計劃新增300家門店,其中70%為加盟店。
此外,公司表示今年還將努力優化單店模型,將自營門店貢獻率提升至10%以上;深化“咖啡+暖食”雙品類優勢,并擴大早餐與下午茶場景的S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