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精釀茶啤被擺到了超商貨架的顯著位置上——毛尖、茉莉花、普洱都能用來制作啤酒。隨著茶啤出圈,冰糖葫蘆、陳皮等更多小眾口味的“藥食同源”中式風格啤酒進入市場。
精釀啤酒概念來源于美國,通常指小型啤酒企業用更高品質的原料,手工精細化釀造啤酒方式代替傳統的工業生產。例如,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使用的麥芽、啤酒花是不同的。
在國內早已有精釀啤酒,其中包括大牌啤酒廠開發的精釀產品,以及只做精釀的小廠牌、餐酒館。
“精釀存在多年但難以火爆,原因有二,一是價格超出普通啤酒過多,二是口感差異相比溢價而言不足夠顯著。”里斯品類創新戰略咨詢中國區副總裁馮華青向界面新聞表示,茶啤等中式啤酒在價格和口感上彌補了之前精釀品類的不足。
界面新聞記者通過各大電商平臺了解到,目前已有多家頭部企業涉足茶啤領域,包括青島啤酒的琴大師系列茶啤、百威的“花生烏龍茶啤”、燕京啤酒的獅王精釀國風茶啤、嘉士伯茶啤,甚至連做茶葉起家的吳裕泰也推出了相關產品。市場上最常見的產品是金星茶啤,也是這家公司最先把茶啤的熱度帶了起來。
茶啤能受到消費者的關注,重要原因之一是在風味上填補了市場空白。金星啤酒集團品牌推廣總監王文藝告訴界面新聞,茶啤是金星啤酒為了應對精釀賽道上激烈市場競爭而想出來的點子。
由于啤酒是舶來品,包括金星自己產品在內,市場上產品的主打標簽都是德式白啤、比利時小麥,但缺少了中國元素的啤酒,他們想以此為切入點做文章。
“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世界上銷量最大的飲品便是中國的茶。”2023年以來,無糖茶在市場上取得了良好的表現。王文藝說,基于這個靈感,金星啤酒集團的董事長動了茶酒融合的念頭。
茶酒融合系列啤酒是從抖音直播間走到大眾面前的。電商直播間通常是年輕人消費的主要渠道,依托抖音等社交媒體平臺,茶啤相關話題得到了二次傳播,其抖音播放量超過5億次。
王文藝表示,2024年5月29日他開始接觸金星啤酒的直播工作,起初兩個月,每場直播同時在線人數穩定在200多,直播間的關注度一般,銷量也比較穩定。
令人沒想到的是,茶啤產品首發當天,僅用了1個小時,首批生產出來的6噸酒全部賣完了,直播間同時在線人數超過了1000人次。自2024年8月產品首發上市,王文藝在短短一個星期里感受到了熱度變化,各地經銷商通過平臺留言,或者打電話來訂貨,甚至有博主自發地推薦茶啤產品。該公司稱,并未在網絡上進行任何營銷投放,是產品具備的互聯網屬性引起粉絲自發傳播。
除了風味的差異,茶啤的包裝也與市場上已有的啤酒不同,帶給消費者新鮮感。通常來說,罐裝啤酒常規為330ml或500ml,目前市面上的茶啤則大多是1L裝的超大罐。
大容量啤酒更適合共飲,會勸退一部分酒量小的消費者。但王文藝表示,金星在做茶啤時就想走差異化路線,給消費者全新的體驗。
目前,中國的啤酒消費市場正在經歷轉型。喜歡喝啤酒的年輕人,已經把精釀啤酒和工業啤酒嚴格區分開來了。王文藝表示,金星茶啤的購買者中女性消費群體購買率達到60%以上了,18-35歲年輕人的占比達到了八成。啤酒的口感含有茶香或冰糖葫蘆的酸甜味,讓年輕人愿意嘗試。
隨著茶啤概念引發市場熱度,金星啤酒已經將官網頭圖換成了主打產品,其中包括茶啤系列和藥食同源系列,茶啤代表產品包括金星毛尖、茉莉花中式精釀啤酒等,藥食同源系列則包括金星冰糖葫蘆、綠豆中式精釀啤酒等。
金星茶啤系列和藥食同源系列酒/圖片來源:金星啤酒官網
上市之初,在產能有限的情況下,金星啤酒的茶啤產品只夠供給直播間,連河南本地的經銷商都訂不到貨,上市后直播間一度出現近2周的斷貨。
在金星啤酒將茶啤的熱度帶起來之后,市場上更多品牌加入競爭,拓展茶啤業務。一個明顯的信號是,給金星啤酒供應1L裝茶啤易拉罐的供應商說,最近同款規格易拉罐訂單量暴增,工廠表示做不過來。
同時,銷售茶啤的渠道也從線上拓展至線下。在山姆會員超市,已有龍井小麥精釀啤酒在售。盒馬也推出了自有品牌的檸檬烏龍茶啤和冷萃龍井鮮啤。在即時零售平臺歪馬送酒上,也出現了金星茶啤,以及該平臺的自有品牌精釀中式茶啤。
即時零售平臺上銷售不同品牌和口味的中式茶啤/圖片來源:美團歪馬、盒馬
中國酒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精釀啤酒市場規模突破800億元,年增速超30%,其中“中式創新”品類占比從5%躍升至18%。而最新跑出來的茶啤品類,成為了精釀市場最具本土化特色的代表。
面對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王文藝表示,他們希望和行業內企業一起把中式精釀蛋糕做大做強。不過,市場上也出現了卷低價的小品牌茶啤,王文藝稱,消費者可以通過價格帶來區分產品品質,受到成本和工藝流程的限制,優質茶啤的價格通常在20-25元一罐(1升),小白牌則僅需要5-10元。比起優質產品之間的競爭,低端產品擾亂市場則更令人擔憂。
從整個啤酒消費市場來看,啤酒產業以高集中度著稱,華潤、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百威亞太、嘉士伯前五位頭部企業的市場集中度已超90%。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兼啤酒分會理事長何勇表示,中國啤酒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在過去10年持續提升從2013年的74%,提升至2022年的92%。
近期中國啤酒市場消費出現不振,呈現高端化放緩、大眾消費偏向性價比的趨勢。2024年百威亞太中國區下滑11.8%、青島啤酒下滑5.86%、華潤啤酒下滑2.5%、重慶啤酒下滑0.75%,僅有燕京啤酒小幅增長1.6%、珠江啤酒增長2.62%。
2023年前后,頭部啤酒企業都開始關注精釀賽道。隨著啤酒消費的多元化、小眾化,越來越多工坊類、精釀類啤酒廠應運而生。隨著國潮興起,消費者對本土文化認同感加深,口味日趨多元。在此背景下,中式精釀啤酒嶄露頭角,茶酒融合成為行業新趨勢。目前啤酒消費旺季到來,茶啤出圈的風潮是否有機會帶動國內啤酒消費提振?
里斯品類創新戰略咨詢中國區副總裁馮華青向界面新聞表示,茶啤是一次品類創新的有益嘗試。從全球來看,啤酒品類都在發生迭代,舉例來說,美國的硬蘇打水(酒精氣泡水)品牌白爪的在美銷售量也在這兩年超過傳統啤酒巨頭百威。
馮華青指出,當前的茶啤更多是具有網紅屬性,滿足了消費者嘗鮮需求。尤其相關產品在社交媒體的火爆引發了大量關注,反向又吸引大量供應端品牌加入陣營。而在撼動啤酒基本盤方面,就當前市場上的品類來說,硬蘇打水主打的是能量低,直擊普通啤酒痛點,而茶啤相較于普通啤酒的競爭性偏弱,在年輕人嘗鮮之后,如何持續吸引啤酒主流人群會是個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