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21次舉牌,險資狂買!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7-23 14:35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姜鑫

隨著A股市場的震蕩上行與港股市場回暖,保險資金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

2025年7月22日,中郵保險發布公告稱,公司觸發了對綠色動力環保(01330.HK)H股的舉牌。

無獨有偶,就在7月,信泰人壽、利安人壽也披露了舉牌信息。據經濟觀察報記者統計,2025年以來,保險公司觸發舉牌的投資事件已經達到21次,超過去年全年的舉牌次數。

舉牌涉及平安人壽、中郵保險、新華人壽、瑞眾人壽、中國人壽、長城人壽、陽光人壽、利安人壽等多家公司。

7月22日,中國人壽集團在公司2025年上半年經營管理工作會議上披露了權益投資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公開市場權益投資凈買入超900億元。

 舉牌步伐加快

根據中郵保險公告,2025年7月4日,公司買入綠色動力環保H股股票72.6萬股,觸發H股舉牌。本次舉牌后,公司直接持有綠色動力環保H股股票2051萬股,占其H股股本比例為5.0722%。本次舉牌前,公司直接持有綠色動力環保H股股票1978.4萬股,占其H股股本比例為4.8927%。

就在今年4月29日,中郵保險在A股市場也觸發舉牌。根據公司披露,中郵保險斥資8.69億元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受讓東航物流(601156.SH)7942萬股,持股比例5.0027%,觸發舉牌。中郵保險還稱,此次投資將納入權益類投資管理,受托管理人中郵保險資管公司將密切關注企業的經營狀況及市場后續反應,不排除在后期繼續追加投資的可能性。

截至今年3月31日,中郵保險新準則合并口徑下的總資產為6313.8億元,凈資產為79.97億元。截至今年6月30日,中郵保險的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為1007.75億元,占一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約為17.08%。

同樣在7月,信泰人壽和利安人壽的投資也觸發了舉牌。

7月3日,信泰人壽通過二級市場買入69.09萬股華菱鋼鐵(000932.SZ)股票后,共計持有華菱鋼鐵3.45億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從舉牌前的4.99%升至5.00%。截至今年6月30日,信泰人壽的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為565.78億元,占第一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19.07%。

7月1日,利安人壽買入110萬股江南水務(601199.SH)股票后,共計持有江南水務4699.54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從舉牌前的4.91%升至5.03%。截至今年5月31日,利安人壽的權益類資產賬面余額為205.6億元,占上季度末總資產的比例為16.29%。

泰康人壽則披露了一筆因參與IPO(首次公開發行)而觸發舉牌的投資。據記者了解,泰康人壽以H股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峰岹科技IPO,投資賬面余額為1.79億元,占其H股發行股份的8.69%,觸發舉牌。作為國內電機驅動芯片龍頭企業,峰岹科技在2022年登陸A股后,于2025年7月9日完成“A+H”雙重上市。

7月16日,華電新能(600930.SH)登陸上交所,募資超180億元,成為A股年內最大規模IPO。該公司的股東名單中出現了中國人壽、平安人壽的身影,二者分別持股2.21%、0.61%。其中,中國人壽通過戰略配售增持3.01億股,上市后持股比例升至2.68%,位列第三大股東。華電新能上市首日股價暴漲125.79%,截至7月22日,累計漲幅達40.55%。

應對低利率考驗

舉牌是指投資人對單只股票持股比例達到5%以上并依法需要進行披露的情形。投資人對上市公司持股觸及5%比例之后,每變動1%,也應予以披露。

2015年以來,保險資金多次在資本市場上舉牌,其中出現了三輪舉牌潮:2015年,萬能險銷量大增,刺激了資產驅動負債型中小險企的舉牌熱情;2020年,資本市場行情向好,險資增配權益資產,頭部險企牽頭舉牌;此輪舉牌則可以從2023年長城人壽連續增持A股上市公司股票算起,延續至今。舉牌的上市公司涉及A股和港股市場。其中,平安人壽曾多次在港股市場“掃貨”銀行股H股,甚至拿下了工商銀行H股流通股近一半的股份。

華泰證券梳理稱,保險資金的三次舉牌,背后推動力逐漸從10年前緩解償付能力壓力逐漸過渡到看重被舉牌公司的高股息,2024年以來的舉牌股平均上一年股息率達到4.6%,是歷次舉牌熱潮中最高水平。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精算科技實驗室主任陳輝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2024年以來險資舉牌偏好高股息標的,重點主要集中在銀行、公用事業及醫藥生物等行業,這些行業普遍擁有較高的股息率。

在華泰證券分析師看來,在利率下行環境下,險資投資壓力增大,保險公司需要通過頻繁舉牌來追求長期穩定投資收益。同樣因為利率下行環境,保險公司還需要更多的股息來支撐現金收益。

資產負債的久期缺口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更加注重長期股權投資。

瑞士再保險壽險與健康險再保險首席執行官沐睿柏(Paul Murray)表示,為應對利差損風險,壽險公司持續下調壽險保證利率,并積極推廣分紅型產品;與此同時,中國監管機構放寬了投資限制,允許壽險公司作為長期投資者配置權益類資產。中國資產與負債存在久期錯配問題,壽險負債的平均久期超過12年,而資產的平均久期約為6年,導致資產與負債存在近6年的久期錯配。

除利率下行等原因外,會計準則的變化也是影響險資投資決策的重要因素。

長期股權投資以權益法計量,賬面價值較為穩定,亦有助于貢獻穩定投資收益,因此,險資大量買入高息股或增配長期股權投資的動力有所提升。在新的會計準則下,更多權益類資產被記入FVTPL(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權益市場波動直接傳導影響凈利潤的穩定性。出于熨平報表波動的考量,不少保險公司會選擇增加FVOCI類資產。FVOCI類資產的公允價值波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但分紅能夠進入利潤表。權益投資觸及舉牌之后,該類資產可能以長期股權投資或FVOCI計入表內。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相對穩定,投資收益率貼近被投企業ROE(凈資產收益率),有助于貢獻長期穩定收益。此外,從戰略協同角度出發,保險公司會選擇醫藥、健康、養老等領域的公司進行長期股權投資以增加協同效應。

監管層面也在鼓勵保險資金進行長期股權投資。7月11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該通知首度引入五年周期指標,將險資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的考核方式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五年周期指標”,權重分別設定為30%、50%、20%。這也使得保險資金可以更好地發揮長期資本和耐心資本的優勢,更加積極地提升權益類資產的占比。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金融市場新聞中心資深記者,關注保險行業、證券、新三板、上市公司相關領域,擅長深度報道、人物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