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晚間,香飄飄(603711)發布業績預告。
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計營業收入10.35億元左右,與去年同期的11.79億元相比,下滑約12.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虧損預計約9739萬元,虧損擴大230.12%。
虧損成常態
市場對香飄飄的虧損并不意外。
從2020年開始,香飄飄每年上半年都在虧,這與其產品結構高度相關。
作為“沖泡奶茶第一股”,公司營收一直高度依賴“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N圈”的沖泡產品,但因其具有熱飲屬性,市場需求和銷量受季節影響——每年二、三季度為淡季,四季度和次年一季度為旺季。
只是,今年上半年虧得更多了。
香飄飄對此解釋,受外部消費環境、消費習慣及消費需求的變化影響,公司傳統沖泡產品在上半年旺季銷售承壓;且今年春節時點有所提前,第一季度旺季持續時間縮短,沖泡業務提早進入淡季。
“上次喝香飄飄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這是很多網友的共識。隨著外賣平臺、現制茶飲發展,以及消費者健康飲食理念的變化,沖泡奶茶越來越難賣。
2020年—2024年,香飄飄沖泡奶茶所在的業務版塊年營收由30.67億元下滑到22.71億元,而公司總收入的7成以上來自于此,其衰退也導致香飄飄業績波動下滑。
有數據顯示,2020年至今,中國新茶飲門店數量從37.8萬家增長至接近63萬家,五年間增加的二十多萬家奶茶店,很大比例分布在下沉市場,這里的消費者是香飄飄的主要目標人群,對其銷售帶來潛在影響。
即飲業務還未成熟
事實上,香飄飄一直在為擺脫對沖泡奶茶產品的依賴、改善盈利能力而努力。
公司早在2018年就著手發展即飲業務,推出包括蘭芳園凍檸茶、Meco果汁茶、瓶裝牛乳茶等產品,并將“沖泡+即飲”雙輪驅動作為發展戰略。
為此,不僅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親自牽頭做產品渠道建設,公司還傾注更多資源。
今年3月,香飄飄在成都春熙路開設線下快閃店,請網紅、招聘高顏值男店員,為Meco如鮮·杯裝果茶營銷造勢。
目前香飄飄的即飲產品覆蓋檸檬茶、果汁等熱門賽道,沒有明顯的銷售淡旺季之分,有助于彌補公司業績缺陷,但也需要直面更激烈的競爭。
一方面,想在杯裝/瓶裝飲料市場分一杯羹,其與康師傅、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等飲料巨頭的正面交鋒在所難免,后者已擁有強有力的渠道和品牌優勢。記者注意到,夏季飲料消費旺季已至,不少品牌已經開始“第二件1元”“三件6折”等促銷活動。
另一方面,“史上最瘋狂”的外賣補貼來襲也會對其造成潛在影響。不少現制奶茶送到家門口都用不了5元,而香飄飄Meco果汁茶一杯零售價卻要6.5元。
從財報來看,目前即飲版塊尚在投入期,2022年至2024年該版塊營收由6.38億元上升至9.73億元,對公司業績實質貢獻有限,營收占比仍未達30%。
更重要的是,飲料業務并不賺錢,沖泡奶茶才是香飄飄的“利潤奶牛”。
最近幾年,香飄飄沖泡業務的毛利率基本能維持在40%以上,且品牌市場認知度高,能為公司帶來充足的利潤空間;而即飲產品直到去年毛利率才突破20%,此前一直在該基準線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