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個人養老金全面開閘半年后,六部門再度“點題”,“開戶熱、繳存冷”如何破局?

2025-06-25 15:15

去年12月,多部門發布《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自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試點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

6月24日,在個人養老金全面鋪開迎來半年節點之際,有關部門再度“點題”個人養老金——央行等六部門發布《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金融機構研發符合參加人養老需求、具有長期限特征且具有一定收益率的個人養老金專屬產品。

“個人養老金推廣的意圖無疑是利國利民的,但從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當前銀行發力養老金業務依然有不少阻礙。”某上市銀行人士楊磊(化名)向財聯社記者表示,讓更多民眾“追捧”個人養老金,仍需更多時日。

個人養老金推廣已歷時半年,銀行繼續發力“開戶戰”

在試點近兩年之后,個人養老金制度于去年底全面“開閘”。《通知》明確,自2024年12月15日起,將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

“我們年初也加大了個人養老金開戶的力度。為了完成任務,甚至不得不拉一些親朋好友來開戶。”一名全國性商業銀行網點人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盡管北京是試點地區,但隨著《通知》的發布,他們也不得不加大“攬客”的力度,但客觀來說,普通民眾對于個人養老金的接受程度并不算高,有些人勉強同意開戶,但實際上并沒有轉入多少資金。

從各大銀行2024年年報來看,在基層人員的努力下,部分銀行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確有明顯增長。

工商銀行在最新年報中披露,該行2024年個人養老金新開戶數增長187%,個人養老金開戶數及繳存額保持同業領先。中信銀行披露,該行去年末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218.82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6.04%。民生銀行披露,該行個人養老金賬戶229.56萬戶,比上年末增加59.40萬戶。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在銀行加速開戶的同時,不少金融機構也正在發力更多個人養老金產品的研發和推廣。5月27日,中國理財網發布第八批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名單,隨著中銀理財新增2只產品入市,目前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總數已擴容至35只。

從產品類型來看,財聯社記者發現,固收類產品以超八成的絕對占比,成為個人養老金產品的主力軍。比如,新近發布的中銀理財“福”固收增強368天持有期理財產品、中銀理財“吉”固收增益3年持有期理財產品運作模式均為開放式凈值型、固定收益類產品,風險等級也在中低、中級區間。

“目前,在個人養老金推廣方面,我行還是重點向客戶推銷長期業績好、表現穩健的產品”,某股份行內部人士也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客戶在購買個人養老金時,更傾向于在安全性有保障的前提下實現資產的正增長,固定收益類產品顯然更符合這一需求”,某券商宏觀分析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綜合來看,目前銀行機構和理財子對于個人養老金業務的態度依然是以穩為主,同質化較為明顯。

他認為,從這個角度來看,日前印發的《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創新力度,無疑也說明有關部門對這一現象有所了解,“或有鞭策之意”。

那些人群更鐘愛個人養老金?銀行發力養老金業務還有那些障礙?

“從目前的最新情況來看,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戶熱、繳存冷’現象依然存在。”楊磊進步向財聯社記者介紹,依據該行近期的數據來看,目前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的客戶“較為年輕”,45歲以下客戶占比約達七成。而從職業情況來看,金融、文教衛體、法律等行業人員的戶均繳存相對較高。

“客觀來看,中產階層、工作穩定的人群更容易接受個人養老金,這說明該產品的設計本來就存在一定局限性。”上述分析師認為,受限于經濟環境,個人養老金很難全面擴員,年繳存規模難以達到基本養老金的規模。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據國金證券此前測算,個人養老金全國推廣后,預計年繳存規模有望達到1563億元。而據人社部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末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07282 萬人,比上年末增加 639 萬人。全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82019 億元,基金支出72978億元。

對于目前基層銀行人員反映的“繳存冷”現象, 楊磊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他認為,銀行目前在大力推廣個人養老金業務,但是大眾的補充養老的急迫性不足。很多年輕客戶當期還沒有為養老做補充儲蓄的急迫性,所以還處在觀望狀態。此外,個人養老金賬戶在流動性方面受到一定限制,也影響了一部分目標人群的積極性。當然,個人養老金產品的豐富度也確實是一個問題,目前品類仍處在不斷豐富的過程中。“應該說,個養賬戶的功能和產品也在不斷完善中,老百姓的繳存意愿在不斷上升,但當前可能還缺乏一些內驅力”。

“中青年客戶,可以結合自身資金使用的安排,提前儲備、積少成多,在享受節稅優惠的同時,也能為自己未來多一分保障。”楊磊進一步指出,個人養老金業務的參加人更應著眼于長期投資,個養產品豐富,但首先要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對于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存款+保險”組合方案;對于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也希望追求長期更高回報的投資者,可以采用均衡配置的方式,將資產相對均衡的分散在存款、理財、基金、保險等產品中。

來源:財聯社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