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海倫司市值縮水9成,為何難成“酒館界蜜雪冰城”?

2025-06-18 17:35

2025年3月,深圳證券交易所一紙公告將海倫司剔除出港股通名單,資本市場為這家“小酒館第一股”敲響警鐘。曾經頂著“酒館界蜜雪冰城”光環上市的海倫司,市值從2021年的302億港元暴跌至如今的18億港元,跌幅超94%。

同樣是低價策略瞄準年輕消費群體,蜜雪冰城2024年營收增長22.29%至248.3億元,凈利潤增長41.41%至44.37億元。而海倫司卻迎來連續三年營收下滑,2024年營收僅7.52億元,同比大降37.8%,凈虧損7797.6萬元。

當蜜雪冰城在港股市場高歌猛進之時,低價小酒館的商業神話為何突然破滅?

斷臂求生,兩年關掉500多家直營店

北京五道口,2009年徐炳忠在此開設第一家海倫司小酒館。憑借“人均50元喝一晚”的極致性價比,海倫司迅速在高校學生和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中打開市場。彼時的海倫司,是年輕人心中“小而美”的聚會空間。

2021年9月,海倫司登陸港交所,成為“小酒館第一股”。頂級機構高瓴資本、老虎基金參與配售,市值一度突破300億港元。上市后,海倫司開始瘋狂擴張,門店數量從2018年的84家猛增至2021年末的782家,實現了一年翻倍的“壯舉”。

但好景不長。2022年,海倫司遭遇“規模陷阱”,凈虧損高達16億元。為求生存,公司開啟斷臂式自救——兩年內關閉500多家直營店。

自救策略初見成效。2023年,海倫司通過大規模閉店短暫止血,實現盈利1.8億元。但這只是曇花一現。2024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37.76%至7.52億元,凈虧損7797.6萬元。

曾經引以為傲的同店銷售數據同樣慘淡。2024年,海倫司同店單店日均銷售額僅為0.95萬元,較上年的1.21萬元下滑21.5%。核心產品自有啤酒收入暴跌70%,門店總數從巔峰期的782家銳減至579家。

“海倫司表面是賣酒生意,實質應是提供社交空間的價值。”一位行業觀察人士指出,“但它的低價定位與社交場景需要的情感價值存在本質沖突”。

一組未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海倫司客群中僅34%愿意帶朋友或異性前往,遠低于胡桃里音樂酒館的68%。當消費者選擇小酒館時,他們期待的是氛圍、格調和社交體驗,而不僅僅是廉價酒水。

海倫司在經營模式上面臨三重困境:

成本結構沉重。開一家90-150平米的海倫司加盟店,前期投入約60萬元以上。相比之下,蜜雪冰城官網披露的加盟基礎資金僅需21萬元左右。

更大的門店面積、更高的人員配置要求,讓海倫司背負著蜜雪冰城無需面對的運營重擔。2022年,海倫司人力成本大漲72.5%達10.04億元。

時間效率局限。蜜雪冰城通過“爆品+高周轉”實現成本優勢,生意全天輪轉,即買即走。而海倫司的酒水消費集中在晚上8點后,需要極高的客流量和翻臺率才能盈利。

市場夾擊。高端市場被精釀酒吧、威士忌吧占據,低端市場則被便利店、電商侵蝕。全家等便利店推出自有精釀,盒馬發揮物流規模優勢,都在擠壓海倫司的生存空間。

同時,露營酒館、居家微醺等新消費場景興起,進一步分流傳統酒館客流。

同樣走低價策略的蜜雪冰城卻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2024年營收增長22.29%至248.3億元,歸母凈利潤增長41.41%至44.37億元。同樣主打低價策略,蜜雪冰城做對了什么?

精準定位,搶占下沉市場。蜜雪冰城自創立便鎖定三四線城市商業街區,熱衷在學校周圍密集開店,從學生時代培養用戶習慣。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避開了與高端品牌在一線市場的正面交鋒。

爆品引流,后端盈利。創始人張紅超憑借2元一支的優質冰淇淋引爆市場。采用的奶源來自新西蘭,味道和口感卻不遜于十幾元產品。這款爆品讓消費者產生“物美價廉”的認知慣性,進而嘗試其他6-9元的較高利潤產品。

精簡產品,供應鏈為王。蜜雪冰城產品經過精心篩選,只保留點單率高的品類。這不僅降低顧客選擇困難,更便于提前準備半成品食材,大幅提升供應鏈效率。

蜜雪冰城沒有采用傳統門店等客上門、靠產品利潤賺錢的模式,而是以爆品引流圈人,依靠后端產品和加盟費構建商業帝國。

放棄直營,擁抱加盟

面對生存危機,海倫司開啟了艱難轉型:

加盟模式搖擺。2023年6月,海倫司宣布開啟“嗨啤合伙人”計劃,全面開放加盟。但這并非新鮮事——在啟動上市前,海倫司一半以上門店都是加盟模式。為迎合資本市場偏好,2018年又將所有加盟店轉為直營。

如今生存壓力下,海倫司不得不與加盟模式“和解”。截至2024年3月,其“嗨啤合伙人”門店增至424家。但加盟店日均銷售額從7100元降至5000元,同比下降近三成。

政策調整引發加盟商擔憂。2023年底,海倫司調整加盟政策,不再從門店毛利中抽成,改為對賣給經銷商的原材料加價。在6.99元6瓶啤酒的低價策略下,成本轉嫁讓加盟商回本周期延長。

社區店模式遇冷。2024年7月,海倫司高調推出“社區空間”概念。但發展近9個月,社區店相關數據未在財報中體現。業內質疑,海倫司實質是想讓加盟商變成酒水渠道商賣酒。

然而酒水渠道競爭激烈,1919、歪馬送酒等連鎖品牌以及盒馬、山姆等零售商超,在品類、價格和便捷性上都有明顯優勢。

“海倫司的問題不在于是直營還是加盟,而在于自身商業模式是否適合當下消費趨勢和社交需求。”酒類營銷專家黃文恒指出,“隨著低成本社交場所和類型不斷豐富,小酒館能否從嘗試性消費轉化為長期消費習慣,都值得探討”。

與海倫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難以規模化卻獨具特色的小酒館。如“大冰的小屋”以大冰IP為鏈接,吸引文藝青年、背包客及書迷,憑借獨特的民謠文化和文藝氛圍在細分市場中站穩腳跟。

蜜雪冰城的成功則印證了一個商業真理:低價策略的有效性取決于消費場景的本質屬性。當產品是個人快速消費品時,極致性價比是利器;當涉及社交空間體驗時,單純低價反而可能削弱核心價值。

“酒吧生意玩的是酒以外的內容,”餐寶典研究院院長汪洪棟點破關鍵,“消費者在酒水之外有音樂、氛圍、社交等諸多訴求”。

海倫司的掙扎,折射出中國年輕消費群體生活方式的變遷。當Z世代的社交方式日益多元化,從密室逃脫、劇本殺到咖啡書屋,具有社交、陪伴功能的新商業空間層出不窮,傳統小酒館的替代性越來越高。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