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5-09 15:16
在5月7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行長潘功勝、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中國證監會(下稱“證監會”)主席吳清分別對“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并答記者問。
“這是4月25日政治局會議‘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精神的落地。”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鐘林楠向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與去年四季度類似,這次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與證監會部署一攬子政策只是一個開端,后續財政、準財政、消費、供給側等領域應該還有進一步的政策空間。
“雙降”或僅是開始
在發布會上,潘功勝宣布了央行的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降準、降息和下調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等,其中,降準0.5個百分點,降息0.1個百分點。央行在目前時點推出“雙降”措施,立即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此次央行降準降息并非孤立操作,而是應對復雜局面的系統性政策布局。”知名私募機構時代伯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美國加征關稅影響、制造業PMI回落、房地產市場仍在調整的背景下,央行選擇采取“總量寬松+定向滴灌”的組合策略,既推動實體融資成本下降,也為市場注入了確定性預期。
招商基金亦回應記者表示,在美元走弱、關稅談判釋放積極信號的背景下,近期人民幣匯率連續升值,國內貨幣政策空間隨之打開。央行此次“雙降”背后,一方面是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相機抉擇、綜合評估,另一方面則是對支持性貨幣政策取向的確認,也意味著前期反復提及的“適時降準降息”迎來實質性落地,新一輪結構性貨幣政策發力也拉開了序幕。
“雖然市場對本次發布會第一反應的超預期是央行‘雙降’,但我們認為隨著關稅沖擊的顯現,真正能讓經濟和市場行穩致遠的,仍在于貨幣金融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協同。”招商基金預計,隨著“一攬子金融政策”在今年二季度的持續落地,三季度增量財政的空間也將隨之打開。
入市資金繼續拓寬
相對于央行一攬子措施的“宏觀敘事”,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發布的相關舉措則與資本市場的關系更為直接。比如,充分發揮保險資金作為耐心資本、長期資本的優勢,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試點范圍;全力支持中央匯金公司發揮好類“平準基金”作用,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等。
對此,鐘林楠表示,綜合發布會上“一行一局一會”的表述,與資本市場相關的政策較為集中,主要是對各類入市資金的政策部署,包括類“平準基金”、兩項支持資本市場工具、保險與公募基金這三大領域。
“簡單理解,匯金公司資金與兩項支持資本市場工具都具有一定的逆周期屬性,保險與公募基金更加市場化,具有更強的順周期特征。”鐘林楠表示,這樣的政策組合拳,一方面可利用逆周期資金形成預期錨,兜住風險下限;另一方面則可穩定、盤活順周期資金,引入“活水”,整體有助于強化政策效果,提升資本市場彈性。
博時基金首席權益策略分析師陳顯順亦向記者表示,這次發布會凸顯了多部門協同發力穩定市場的政策決心,并釋放出以下三大信號:
首先,是政策協調性強化,央行、證監會與金融監管總局聯合部署,傳遞系統性維穩意圖,提振市場信心;其次,是重點風險化解加碼,明確支持房企合理融資,結構性紓困政策亦有望降低系統性風險;最后,是長線資金引入,推動險資、養老金等入市,優化分紅回購機制,引導市場從短期博弈轉向長期價值投資,夯實估值底部。
期待“慢牛”行情
上一次同樣規格的新聞發布會發生在2024年9月24日,同樣是在上午盤前9點開始,同樣是“一行一局一會”一把手出席,同樣是公布了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政策,因此,市場自然會把這兩次新聞發布會進行對比。
“相較于去年9月24日以向資本市場注入資金為核心的單點突破式的政策,此次相關舉措呈現出顯著差異——政策覆蓋面從為股市提供增量支持拓展至房地產、消費、科技等實體與資本市場的系統性聯動。”時代伯樂認為,此次發布會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不僅是短期穩增長的應急響應,更暗含中國經濟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轉型的內在邏輯。
在鐘林楠看來,“5.7”新聞發布會祭出的“降準50BP+降息10BP+結構性工具降息25BP+結構性工具擴容1.1萬億元”組合拳,與“9.24”新聞發布會提出的“降準50BP+降息20BP”組合拳相比,其力度更大、覆蓋面更廣。
“根據我們的理解,它可能會對后續宏觀金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一是提升銀行承接政府債供給的能力與流動性久期,狹義流動性會更具穩定性;二是提升金融機構信貸投放能力,疊加1.1萬億元結構性工具的帶動,廣義流動性穩定擴張更具政策層面的支持;三是降低實體融資成本,降低實際利率與企業財務費用,有助于保主體穩需求。”鐘林楠說。
記者留意到,“9.24”新聞發布當天滬綜指大幅上漲4.15%,其后5個交易日連續拉升近千點,因此被市場稱為“史詩級利好引發史詩級行情”;而此次5月7日當天,滬綜指卻高開低走僅收漲0.80%,其后兩日,行情整體表現也較為穩定。
那么,如果兩者是同等級別的“史詩級利好”,為何市場的反應卻如此不同呢?
對此,資深投資者李偉杰向記者表示,雖然兩次發布會存在很多相同點,但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9.24”發布會在“9.26”政治局會議之前,屬于遠超市場預期范疇,股指反應當然強烈。另外,“5.7”是在“9.24”政策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力,相信后續還有一系列增量政策可期待。
李偉杰同時表示,當前A股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仍處于相對低位,市場主要指數市盈率亦明顯低于標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數,極具資產配置吸引力,再疊加“細水長流”式的政策澆灌,A股走出慢牛行情將是水到渠成之事。
鐘林楠則認為,與去年四季度類似,這次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與證監會部署一攬子政策只是一個開端,后續財政、準財政、消費、供給側等領域還有進一步的政策空間。比如,財政端的空間之一是顯著加快新增專項債、特別國債的發行進度,這樣下半年若有必要也可增加赤字與特別國債額度;空間之二則是動態調整債務高風險地區名單,進一步激活地方投資彈性。
鐘林楠同時表示,此次發布會推出的一攬子政策是前期市場定價預期的初步落地,后續可能接棒的是財政、準財政等刺激需求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