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金融頭條|高息攬投資人入局 金鑰匙集團爆雷調查

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5-01 10:54

2025年4月中旬,廣東省金鑰匙控股集團(下稱“金鑰匙集團”)董事長林春浩在公司微信群發出一封致辭信和一份財務數據圖表。投資人稱,林春浩在這封信中稱自己投資失敗,“當大家看到這個信息的時候,我已經在英國的土地上了。”

當金鑰匙集團的投資人看到這些信息的時候,感嘆自己的錢大概率將會“打水漂”了。

根據經濟觀察報記者了解到的情況,金鑰匙集團的投資人主要分布在深圳、中山、廣州、佛山等地。

根據林春浩于2022年接受媒體采訪時的公開信息,金鑰匙集團是一家布局實業、金融投資、互聯網科技等業務的企業。

多位金鑰匙集團的投資人告訴記者,有的投資人最開始參與了金鑰匙集團開設的一些理財投資課程,而后被金鑰匙集團的業務員推銷購買了該集團的一些高收益的市政工程等投資項目;有的投資人則是在親戚的介紹下,購買了該集團的一些預期年化收益率6%至9%的產品。據經濟觀察報了解,有的投資人投入了約70萬元資金,但短短兩個月之后,金鑰匙集團就爆雷了。

在林春浩發出的財務數據圖表中,列明一長串投資項目和虧損/運營成本情況,涉及借貸、炒股、P2P項目、票據業務、電影投資、虛擬貨幣投資……

有投資人告訴記者,在購買金鑰匙集團產品的投資人中,為數不少來自中山地區。4月28日,記者來到金鑰匙集團位于中山市小欖金融中心9樓906的辦公地點,看到“金鑰匙集團”的公司標識仍在,但已經大門緊鎖,無人辦公。記者詢問附近公司的職員了解到,這家公司已經好幾天沒有人上班了。

4月27日,記者以投資人身份致電深圳市福田區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專班辦公室(深圳市福田區處非辦),接電話的人士表示,該單位正在對金鑰匙集團進行核查,相關線索整理后會移交公安機關。4月29日,記者以投資人身份從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相關人士處了解到,該單位對金鑰匙集團已經立案處理,在偵辦當中。

預期年化收益率為6%至9%

4月28日,記者在金鑰匙集團小欖辦公地點看到,該集團的一面墻上貼著金鑰匙集團董事長林春浩的照片,另一邊擺放著一個易拉寶,上面寫著“金鑰匙市政工程債權9號產品”的相關介紹。

有投資人告訴記者,該款產品的管理人為“深圳市海泊鑫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海泊鑫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海泊鑫公司成立日期為2022年12月28日,法定代表人為張俊青,注冊地址位于深圳市福田區中洲濱海商業中心一期B棟3806,與金鑰匙集團深圳總部的地址“中洲濱海商業中心一期B棟3801”地址較為接近。

天眼查信息顯示,海泊鑫公司由一家名為中證投融(深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證投融公司”)的企業100%控股。這家公司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海泊鑫公司只是掛靠在中證投融公司名下,事實上兩家公司沒有任何業務上的往來。此前海泊鑫公司告知他們,該公司是做消防器材業務的。

記者發現,小欖金融中心樓層索引處顯示,906單位為“中山市穩宏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根據天眼查信息,該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6日,法定代表人為盧永強。記者撥打該公司在天眼查上留下的電話,語音提示“電話已停機”。小欖金融中心物業管理處相關負責人則表示,906單位就是金鑰匙集團的辦公地,只是注冊的公司用了“中山市穩宏信息咨詢有限公司”這個名字。

4月28日,記者以投資人的身份向中山市公安局小欖分局咨詢,該局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近期已經有不少金鑰匙集團的投資人到該局報案,目前該集團已經被立案,由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負責偵辦。中山當地的投資人需要先到所在轄區的派出所遞交金鑰匙集團相關證據材料,再由各地派出所統一歸總到中山市公安局,再統一寄往深圳。

多位金鑰匙集團的投資人告訴記者,金鑰匙集團的操作“套路”是業務員以學習理財投資課程的名義尋找潛在的投資人,再勸說投資人購買高收益投資項目;也有一些投資人是在親戚的推薦下,直接購買了相關高收益產品,投資金額從10萬元至幾十萬元不等。

一位廣州的人士告訴記者,其母親在2024年11月通過一位遠房親戚介紹,以10萬元購買了金鑰匙集團的投資產品。

該人士提供的相關資料顯示,該產品的投資本金以1萬元為單位遞增,投資期限分為3個月、6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和36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分別為6%、6.5%、7%、7.5%、8%和9%。產品約定每個月25日分配固定利息。例如,如果購買10萬元3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6%的產品,每月收益有500元,3個月的收益有1500元。

亦有投資人表示,自己本來只投了10萬元,后來在金鑰匙集團的業務員各種游說下,又追加了五六十萬元,投資不到兩個月,金鑰匙集團就爆雷了。該投資人想讓業務員把傭金退還給自己,但是目前很多業務員已經聯系不上了。

錢去哪了?

令投資人不理解的是,當他們購買金鑰匙集團的產品時,被告知投資的是市政相關的項目,但在林春浩的致辭信和財務數據圖表中,他們卻未見相關項目的投資去向。

2022年,林春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該公司投資了國內很多市政工程項目,像廣東、山東、廣西等省市的高速公路、地鐵、橋梁隧道等,累計投資額近30億元,路橋總里程超過8000公里。該公司管理過20億元的政府產業基金,與中國鐵建等合作伙伴共同建設了多個億級投資額的政府市政工程項目,累計投資額超過20億元。

但在上述林春浩的致辭信中,其提及六次大的投資失敗:首先是早年的放貸業務,由于市場經濟下行,出現大量借款壞賬;第二次是P2P被清退,由于所運行的P2P平臺被貼上了詐騙的標簽,導致很多借款人惡意不還錢,自己多年的經營投入也血本無歸;第三次是在移動支付上投入大量金錢去運作,并在全國開設分公司以補貼的形式擴展業務規模,在可以扭虧為盈的關鍵時刻卻被下令清退;第四次是股票投資失敗,當年牛市突然轉熊市,導致虧損巨大;第五次是在供應鏈金融業務上收購了很多恒大、華夏幸福等地產公司的商票,由于地產公司爆雷無法兌付;第六次是在偶然機會下接觸到虛擬貨幣業務,自己投資了大量的交易團隊,但幾乎都是虧錢的。這六次大的投資失敗加上日常經營、工資、客戶利息等,導致成本越來越高,需要不斷投入自己的資金去維持公司發展,但最后自己的家底也全部虧光。

上述財務數據圖表顯示,林春浩所提及的投資中,2016年前的借貸壞賬為7495萬元、P2P項目壞賬為1604萬元、炒股虧損了3620萬元、票據業務虧損了6970萬元、投資虛擬貨幣總虧損了6898萬元、電影投資類虧損了1900萬元。

上述致辭信和財務數據圖表顯示,金鑰匙集團從客戶募集的總資金共約為13.39億元,10余年經營費用包括客戶利息、員工工資、房租水電、日常經營費用總數超過20億元,從客戶募集的所有資金已經全部用在了客戶利息、員工工資、房租水電、日常經營、借貸等上面。林春浩稱,其實募集的錢已經被消耗光了,主要虧損在員工工資、客戶利息和業務壞賬,他自己也虧損了714571295元,現在維持公司正常運營的都是他自己的錢。

金鑰匙集團起底

天眼查信息顯示,金鑰匙集團成立于2014年2月25日,法定代表人為林春浩。該公司官網顯示,金鑰匙集團總部位于深圳,業務面向全國,輻射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全球各地。1999年至2013年間,金鑰匙集團設立福田分公司,此后在珠三角各地設立分公司,擴展業務版圖。2014年、2016年,金鑰匙集團福田分公司、中山分公司分別成立;2018年,金鑰匙集團佛山樂從分公司正式成立;2020年,金鑰匙集團把業務版圖拓展到了珠三角以外的地區,在杭州、重慶、天津、長沙等地成立分公司。

官網資料顯示,金鑰匙集團的產業分布包括市政工程建設、新能源、大健康管理、化妝品研發與生產、海外置業服務、社區改造、酒店運營等實體企業,還有云電腦、云游戲等互聯網科技,以及影視娛樂、戶外媒體等文化傳媒產業。2018年,金鑰匙集團戰略投資上海細胞治療集團,進入大健康生物與科技領域;2019年,在5G發展趨勢下,又成立深圳市云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布局云電腦科技。

一位曾經應聘過金鑰匙佛山公司的人士對記者表示,金鑰匙佛山公司基本由業務員組成,部分招聘的是佛山本地一些通過拆遷可以拿到分紅的人。這名人士稱,其面試的時候,該公司負責招聘的人士宣稱金鑰匙集團有國資背景,還一直強調該集團董事長林春浩的各種頭銜。

根據金鑰匙集團官網信息,林春浩是英國海歸,工商管理、金融學雙碩士,工商管理博士。歸國后曾就職于國內頂尖企業咨詢管理公司,擔任戰略咨詢顧問,后受邀于大型國有機構任首席戰略顧問。

官網信息顯示,林春浩是深圳市福田區第六屆政協委員,還擔任深圳市潮汕青年商會輪值會長、常務副會長,汕頭大學特邀導師,并兼任汕頭大學深圳校友會顧問、英國華人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深圳市海歸協會常務理事、深圳市福田區博士交流協會會員等社會職務。

上述應聘金鑰匙佛山公司的人士表示,該公司面試的人士許諾可以讓他帶團隊,并不斷催促他提交入職資料,但是他覺得這家公司不正規,因此沒有入職。另一位在中山地區的人士向記者表示,此前有親戚讓她去金鑰匙集團工作,但是因為自己此前從事金融行業,知道這種融資平臺隱患大,覺得沒有加入的必要。

“理財雷”為何多發?

近年來,地方金融監管部門曾多次對相關投資理財類風險進行預警,但依然有不少投資者入局。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教授林江表示,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各類投資和商業機會的信息既多且雜,不法分子會把一些非法集資行為偽裝成合法企業或項目,吸引投資者“上鉤”。

林江進一步表示,經濟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會與競爭,發達地區中的許多人可能出于或自信、或“賺快錢”的目的而忽視了風險,從而容易被不規范項目的高回報承諾所吸引。

金鑰匙集團的一位佛山投資人對記者表示,此前她早就知道該平臺有問題,因為市政工程項目一般賬期很長,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有這么高的收益。她自己對此心知肚明,只是想在爆雷的時間點上賭一把而已,這次總體來說她沒賺也沒虧。

林江告訴記者,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詐騙手段不斷更新,給人們識別項目是否存在詐騙成分帶來了挑戰。金融監管部門雖然屢次做出風險警示,但是“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這有可能與警示不足或者警示的方式有待改善有關。

林江亦表示,在“熟人社會”里,如果一個騙局通過熟人傳播,受害者可能更容易相信,出現金融詐騙事件的概率也就會比較高。

廣州采訪部主任 關注華南金融機構、資本市場及區域內重大新聞事件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