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一個名為“野人先生”的冰淇淋品牌攻占了上海各大地鐵站,大幅海報貼滿了上海的地鐵、戶外大屏甚至是電梯。此外,藍鯨新聞記者發現野人先生近期招募港股IPO方向崗位。
在哈根達斯熱度漸退、高端雪糕無人買單的2025年,單價近30元的野人先生為什么跑得這么快?
招聘港股IPO方向專業崗位,全國門店已超900家
8月2日,藍鯨新聞記者從BOSS直聘平臺獲悉,野人先生正在招聘財務審計(港股IPO方向),工作職責包括,制定內部控制制度和審計制度,編制內控和審計的相關文件、年度計劃、工作方案等,并具體實施等等。藍鯨新聞記者多次致電野人先生官網電話求證招聘及上市相關事宜,截至發稿前未獲得對方回復。
從招聘方向來看,野人先生或計劃進行港股IPO,這一路徑也與近兩年中國新消費企業的上市路徑吻合。
2025年上半年,中國新茶飲行業扎堆港股IPO,包括蜜雪冰城、滬上阿姨、古茗在內的多家新茶飲品牌在港股上市。但上述新茶飲均為行業頭部,均接近“萬店成就”。作為一家冰淇淋品牌,野人先生撐得起港股IPO的想象力嗎?
事實上,野人先生早在2011年就開出了北京的首家門店,多年來在擴店上一直保持謹慎,直到2023年野人先生才開始提速。
2023年,野人先生新增63家門店,這個數字超過此前三年開店數總和。紅餐大數據顯示,2024年一年野人先生開出了超160家門店,2025年1-5月開出超過280家門店。據野人先生官方公眾號,截至7月4日,野人先生門店已突破900家。
業內人士向藍鯨新聞透露,野人先生之所以能實現如此快速的擴張,主要得益于其放開加盟的政策,目前,該品牌加盟店比例已超過80%。
野人先生的快速擴張和當下新茶飲品牌有一定相似性,此前野人先生創始人崔漸為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野人先生外地開店有參考霸王茶姬模式,“就是先設立分公司,然后把老人派過去,打爆首店,這樣勢能就出來了,接下來快速推進。”同時他也表示,“喜茶、霸王茶姬、1點點、名創優品的加盟商也是我們優先考慮的。”
從開店邏輯到籌劃上市路徑都有新茶飲的影子,產品形態截然不同的野人先生天花板能觸及新茶飲頭部嗎?
單店成本超60萬、毛利率超60%,工作人員稱12個月可回本
除了鋪天蓋地的廣告外,野人先生的價格也是熱議的焦點。
藍鯨新聞記者查詢發現,野人先生目前單價在28-38元左右,部分促銷為買一贈一。野人先生屬Gelato品類,一直以來該品類以“高端冰淇淋”為定位,但近些年供應鏈的優化已經讓這一品類的成本降低。
據紅餐網報道,業內人士透露,同等儲藏條件下(-18°C且未開封),手工現制生產Gelato的保質期在一個月左右,同時還要考慮是否使用易氧化變質的食材;而工廠化生產的Gelato保質期能達到6個月。國產Gelato單球的毛利率能達到50%以上,頭部供應鏈品牌已經實現覆蓋全國、跨省遠距離隔日達。也就是說,國產Gelato的單球成本約在6.7元-8.4元之間。
同為Gelato的野人先生毛利也非常可觀。
藍鯨新聞記者從相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野人先生的毛利在60%以上,“正常操作的話不會低于60%,一般在65%左右”。
定價并不完全是成本的映照,也是品牌定位的體現。
在藍鯨新聞記者提出定價偏高的問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定價是我們篩選客層的一個戰略”。
事實上,除了冰淇淋在篩選客層,野人先生也在通過開店費用篩選加盟商。
藍鯨新聞記者從野人先生相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野人先生的單店投入在60-70萬元左右,其中加盟費等固定費用在35-40萬左右。在二三線城市開店時優先選擇城市核心商圈商場一樓的A類店鋪,“有些城市我們門店的飽和數量比較低,還是希望能能按我們自己的這個思路來”。
藍鯨新聞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除了商鋪位置外,野人先生對于商鋪業態也有明確要求,優先萬達等商場類型,此外要求商場中有豐富的業態。
相較新茶飲30萬左右的開店成本,想要開一家野人先生成本不低。不過該工作人員表示,門店的回本周期在12個月左右。
加盟野人先生除了滿足資金的門檻外,也需要與創始人理念契合。工作人員表示,想要加盟野人先生共三步:第一步是網篩;第二步是加盟商履歷的排查,第三步為驗資和創始人面試,這一環節通過率為50%,“驗資門檻是單張銀行卡100萬,我們需要三個月流水來佐證你這100萬不是為了驗資轉入的,也是擔心后期資金的周轉健康問題。”
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采訪時分析指出,野人先生的成功主要基于三大核心優勢:首先是抓住了現制冰淇淋品類的行業紅利期;其次是通過精準的商務區選址策略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勢;最后是采用精簡的產品線策略,將門店SKU控制在10個以內,有效提升了運營效率。
然而,宋亮也提醒道,當前市場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隨著線上渠道的普及和行業競爭的加劇,現制飲品行業已整體進入發展瓶頸期。”他認為,野人先生預備沖刺IPO,或許正是意識到資本助推的快速擴張模式已接近尾聲。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網紅品牌”的典型發展路徑也引發業內討論,從打造爆款產品起步,通過營銷驅動快速擴張,在獲得資本加持后尋求上市退出。但正如蜜雪冰城等先行者所展現的,這種模式往往面臨可持續發展難題。
“特別是在供應鏈管理方面,野人先生采用的代工合作模式雖然降低了初期投入,但產品質量的長期穩定性仍存隱憂。”宋亮指出。
在消費升級與降級并存的當下,野人先生能否打破"網紅品牌"的短命魔咒,其港股IPO之路又將如何發展,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