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昌老城區的煙火巷子里,多了一個新晉網紅打卡地——T16城市巨力·綠洲。它隱匿于喧囂之中,由3棟民國老建筑改造而成,被網友稱之為“歷史韻味與現代時尚完美融合的獨特空間”。
打卡點1
藏于鬧市中的雅致茶樓
6月18日上午,從墩子塘地鐵站4號口出來,沿著北湖一路往西前行,穿過一條老街,T16城市巨力·綠洲逐步浮現在眼前。走進大門,率先來到的是一棟茶樓,廬山云霧、修水寧紅等茶香瞬間撲鼻而來,讓人瞬間寧靜,仿佛將塵世的喧囂都隔絕在外,只留下一片靜謐與悠然。
越過吧臺,穿過一條長廊,便來到了茶樓的休息區,區域內的裝飾充滿了老南昌的韻味:墻上懸掛著的老南昌舊照,書架上擺放著《南昌》《文盛昌南:古跡卷》等介紹南昌的書籍,像是時光的使者,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模樣。
記者在現場看到,不少市民游客走進茶樓,點上一杯本地茶飲,找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一邊品茶,一邊與同伴暢聊。“以前這附近都是老房子,沒啥特別的地方。現在有了這個茶樓,我每天都愛來坐坐,喝喝茶,看看這些老照片,就像又回到了過去的日子,心里特別踏實。”常來茶樓的老街坊劉建國感慨道。
“我們希望在城區打造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生態空間,讓人們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能有一處放松身心、感受文化的棲息地。”T16城市巨力·綠洲主理人任艷冬向記者介紹,“這里的每一個元素,都飽含著對江西本土文化的敬意與熱愛。我們收集老南昌的照片和書籍,讓人們在文字與光影中觸摸城市的歷史脈絡;選擇江西本地茶,用茶香傳遞家鄉的味道;在整個空間內,你能看到儺文化的創新呈現、青花瓷元素,還有各式具有本土特色的裝飾與設計,都是為了讓大家沉浸式體驗江西文化的魅力。”
打卡點2
小院中各具韻味的凳子
從茶樓出來,一座由老房子改造而成的庭院出現在眼前。這里曾是斑駁破舊的老院落,如今卻煥發新生,搖身一變成為充滿詩意與生機的“城市綠島”。院內綠樹成蔭,陽光透過樹葉,在地面上曬下一片片跳動的光斑,將整個庭院裝飾得如詩如畫。
庭院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各式各樣的休憩座椅。古樸的竹椅散發著淡淡的竹香,坐在上面輕輕搖晃,耳畔仿佛傳來竹葉沙沙的低語;實木長凳凳面刻著簡單的雕花,搭配上幾個粗布軟墊,既保留了傳統韻味,又增添了幾分舒適;柔軟的戶外沙發被安置在遮陽傘下,色彩鮮艷的靠枕隨意擺放,充滿了現代休閑氣息。
角落里,幾塊天然的青石被雕琢成石凳,表面的紋理清晰可見,仿佛承載著歲月的故事。最特別的當數青花瓷外觀的凳子,圓潤的凳面繪著傳統的纏枝蓮紋,藍白相間的色彩在陽光下格外雅致,凳腳模仿瓷器的造型微微收窄,將古典美學展現得淋漓盡致。
“我覺得這里的凳子最有意思,走累了隨便找個凳子坐下,就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氛圍,特別放松。”游客李文文笑著說道,“無論是哪種凳子,都能讓你在疲憊時找到一個舒適的角落,既能小憩,又能來上一張美美的打卡照。”
打卡點3
非遺文化與現代藝術交織的藝術樓
穿過小院,踏入藝術樓,一塊巨大的儺面具浮現在眼前,神秘古老的紋路雕刻著歲月的痕跡,每一道線條都訴說著千年的傳說與故事,承載著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蘊。
整座藝術樓共開放兩層區域,有著各式各樣的房間,展示著儺文化與不同元素的交織與碰撞。有用儺元素裝點的鼓、吉他、音響等,將非遺與搖滾文化巧妙結合;有一排排用布織成的儺面具,為古老的神秘古樸增添一抹童趣;有巨大的儺面具為墻面背景,陳列著一個個小巧精致的陶瓷……在這里,拍照成為一件極具氛圍感與藝術感的事情,在不同的房間,不同的儺元素前,拍出不一樣的藝術大片。
“我是個藝術愛好者,一直想找個既有文化底蘊又有創新氛圍的地方。在這里,傳統與現代碰撞出的火花,讓每一處陳列都像是在講述一個獨特的故事,真的太棒了!”游客曾小芳興奮地說道。
“南北湖周邊是一片融合了歷史底蘊與秀美風光的地方,它的歷史追溯到清末民初,當時沿湖建有一批兩層的西式小洋樓,居住著一些社會名流。”南昌東湖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文旅產業部主任任勁竹向記者介紹,“我們在保護老建筑的基礎上,為了將老舊建筑特色有機融入現代化城市空間,將沿湖的部分物業進行開發,想要打造出城市公園的慢生活街區,讓大家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尋覓一處屬于自己的靜謐時光。未來,當游客來到湖邊時,可以沿湖一路參觀杏花樓、佑民寺,游覽美術館、陳列館,打卡T16城市巨力·綠洲,品味各種新式小店,感受老南昌的文化底蘊。”
來源:南昌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