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金子莘
公募基金主動權益正重新奪回主動權。
近期,貿易摩擦、地緣政治因素交織,全球市場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動。從目前的基金收益來看,主動管理重新回到舞臺中央,較被動指數基金而言賺得超額收益。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來,收益前十(A/C份額合并)的公募基金均為主動管理,其中,北交所、科技、碳中和、香港主題等相關基金收益靠前。
巧合的是,今年來收益排名居首和末尾的基金均由明星基金經理管理。
截至5月14日凈值結算后,閆思倩管理的鵬華碳中和主題A是年內收益王,賺65.15%,而財通基金“頭牌”金梓才管理的多只產品年內收益則墊底,財通匠心優選一年持有虧23.43%,在全部公募基金中表現墊底。
圖片來源:圖蟲
北交所持續強勢,AI行情暫歇
回顧業績時,今年收益榜中,“北交所”依舊是無法忽視的角色。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是,與去年被動指數基金收益刷屏不同,今年主動管理重新拿回了主動權,不少主動管理相較相關被動指數獲取了超額收益。
從年內收益靠前的十只公募基金產品來看,北交所主題基金有3只進榜,“先進制造”、“成長”、“香港”也是收益關鍵詞。
值得關注的是,華夏北交所創新中小企業精選兩年定開是2023年的年度“冠軍基”,2023年全年斬獲58.55%正回報,今年該基金再度躋身收益榜,主動管理能力優異,也顯著跑贏北交所被動指數基金。
在連續上漲后,財信證券認為,北交所仍有較多機會挖掘。政策利好釋放、新興產業趨勢、流動性改善、股性活躍是北交所行情的重要驅動力。展望未來,北交所仍有利好釋放預期。政策端仍有對比相似定位的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北交所的上市公司數量及數量占比都僅為其五分之一,未來仍有發展空間。未來3年北交所仍將聚焦于制度建設,政策優化空間較大,將對北交所行情構成支撐。
財信證券也提到,北交所行業分布符合新興產業趨勢。北交所在人工智能、機械設備(機器人)、汽車(智能駕駛)的權重比較高,符合當前科技主線。
去年行情火熱的AI相關領域今年則暫歇,不少年內收益排行靠后的基金均不同程度地布局AI相關產業,業績出現階段性回調。
對于目前AI行業的發展,嘉實全球產業升級基金經理陳俊杰向時代財經表示,“當前AI產業發展的核心矛盾正從技術突破,轉向應用落地與商業化閉環,而近期行業出現的結構性變化,為投資者提供了重要觀察窗口。”
陳俊杰專注科技領域投資,他認為,AI產業已進入“滲透率提升”與“成本優化”并行的新階段。“如果參考美股科技巨頭的輪動路徑,從底層算力、云服務到終端應用的產業鏈條逐漸清晰,但當前仍面臨兩大核心挑戰:一是AI芯片的高成本與大規模應用盈利模式的不確定性;二是算力擴張帶來的能源消耗問題。”
明星基金經理不同命?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今年年內基金收益排行中,首尾均為“明星基”,且首尾收益差接近90%,閆思倩和金梓才都是所在機構的“當家基金經理”。
金梓才去年斬獲很好的回報,但今年他管理的幾只產品收益在市場“墊底”。對于金梓才,業內評價很高,一名同行曾向時代財經評價,“金總是做輪動能力很強的基金經理,可以駕馭的行業也很多,相應地就會波動大一些。”
以今年內收益最末的財通匠心優選一年持有A為例(該排名多份額基金均以A份額為準),去年該基金斬獲48.09%正收益,超出業績基準近40%,而從今年初截至5月14日晚基金凈值結算后,該基金虧損23.43%。從目前財通匠心優選一年持有A的重倉股來看,信息技術占前十大重倉股中七席.
與此同時,財通多策略福鑫、財通成長優選A、財通景氣甄選一年持有A、財通價值動量A在內的4只基金均是金梓才管理,年內上述基金均位于收益榜末幾位。同樣收益排名靠后的基金中,還有前海開源人工智能、東興數字經濟等,均為相關行業基金。
鵬華碳中和主題A位于年內收益榜首位,閆思倩選擇重配制造業,該基金制造業配置比例高達90.36%。該基金持倉也相對分散,前十大重倉股僅占44.06%。從階段業績來看,鵬華碳中和主題A進攻型十足,近1年斬獲104.54%正收益,自2023年成立來收益也高達63.86%,業績表現優異。
截圖來源:天天基金
重倉行業不同,也呈現出基金收益的顯著差異。年中將至,且近期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公募基金新規也在5月7日正式推出,后續投資策略及相關方向將走向何處?摩根士丹利基金認為,“短期看,公募新規預計會對公募基金低配行業產生一定的‘對齊效應’,或許相關行業將有短暫超額收益,中場看我們認為要結合行業發展前景去應對。”
摩根士丹利基金還向時代財經表示,“具備中長期發展邏輯的行業如科技成長、高端制造、新消費值得持續重視。”
對于備受關注的AI行業,陳俊杰強調,從投資層面來說,“AI應用‘商業化閉環’是當前投資篩選的關鍵標準。”他進一步分析,在搜索、廣告、營銷等眾多場景中,AI改造帶來的效率提升已形成可驗證的商業模式。例如,部分云服務廠商通過AI功能推動收入增長,而智能客服、代碼生成等工具類應用正在打開企業付費市場。
他還提到,Agent(智能體)技術的演進,可能成為下一個斜率提升的領域,其與終端硬件的結合,或將催生新的交互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