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特斯拉官方在微博發布了一段人形機器人擎天柱跳舞的視頻,又一次引爆了公眾對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的關注。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二季度以來,機構密集調研A股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公司,包括中控技術、兆威機電、藍思科技、祥鑫科技、富臨精工、領益智造、安培龍等50余家產業鏈公司獲得投資機構關注。
從巡檢機器人到“靈巧手”
4月15日至30日,多家投資機構調研中控技術(688777),該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工業AI、機器人產品等,機器人業務具體包括機器人管理控制軟件,巡檢與操作機器人系列。
在投資者關系活動中,中控技術方面表示,2024年公司正式建立了機器人產品業務體系,年內實現收入5601萬元,新簽訂單1.67億元。公司機器人業務主要聚焦在流程工業細分應用領域,圍繞面向生產安全的巡檢與操作、智慧供應鏈物流、探索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危險作業等場景的應用三大場景展開。
“未來,第三代人形機器人將全面接入DeepSeek的多模態模型JanusPro,助力機器人實現自然的環境感知和人機交互。在應用場景方面,公司將在某大型石化企業實驗室的高風險作業場景中,實現AI驅動的具身智能仿生機器人的落地應用。” 中控技術參會高管說。
兆威機電(003021)的機器人相關產品是“靈巧手”,該公司于2024年11月發布了指關節內置全驅動力單元的靈巧手產品,集成了微型減速器、電機、控制單元和電子皮膚傳感器,具有17個主動自由度,每個指關節均配備獨立高功率密度微電機模組,通過多關節層級力位協同的柔順控制,可執行復雜動作,“靈巧手”集成的柔性電子皮膚,還具備多模態感知能力。
在4月30日的投關活動中,兆威機電方面表示,將加速靈巧加速靈巧手產品商業化進程,搶占工業及消費級應用的先發優勢,同時加大 AI 驅動的數智化創新投入,持續強化技術領先優勢。
富臨精工(300432)作為國內汽車精密零部件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在機器人關鍵硬件智能電關節上已進行布局,并進行小批量生產交付。2024年起公司開啟與頭部企業智元新創等企業的緊密合作,2025年公司計劃投資1.1億元建設一條機器人智能電關節模組生產線,未來電關節、精密減速器等相關業務有望快速落地發展。
4月29日的投關活動中,富臨精工表示將加快機器人智能電關節模組及零部件布局即,將整合減速器、智能控制及電機技術,拓展諧波減速器和行星減速器兩個平臺的電關節產品。相關產品已進行小批量生產,并積極拓展適配多家主流機器人客戶,為打造智能機器人關節產業新增長極在產品技術、市場拓展和生態合作做了扎實準備。
機器人產業競速起跑
當前,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已經成為各方看好的趨勢,更進一步,包括物流、養老、醫療等領域也有著很大的需求,未來的商業化落地更是潛力巨大。
甬興證券近期研報指出,人形機器人潛在應用場景豐富,全面覆蓋生產生活,率先應用于汽車制造場景。據中國信通院,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Optimus將率先應用于汽車制造,包括但不限于超級工廠內部,協助或替代人類完成重復性、危險性高的工作。優必選推出的工業版人形機器人WalkerS系列,也將率先應用于汽車領域的工業場景,未來還將逐步拓展到汽車零部件、3C、智慧物流等其他場景。
據克而瑞研究,“AI+機器人”有望提高物業服務運維效率,實現部分替代人工。物業企業積極拓展智能機器人應用,包括社區+商業項目或面積較大的公園類公共服務項目,以便實現自動化服務。
克而瑞研究指出,對于社區服務場景,主要是開展智能巡邏、安防、清潔、配送服務;對于商業寫字樓服務場景,主要是開展智能迎賓、清潔、巡檢、充電服務;對于城市公共服務,主要是開展無人機監控、智能巡邏、清潔服務。
而從政策層面的產業布局看, 2023年,工信部出臺《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到2027年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24年以來,包括深圳市、無錫市、蘇州市、重慶市、浙江省、河南省、北京市、上海市、安徽省、山東省等多個省份和城市已出臺具體的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產業規劃。
根據行業測算,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是萬億級的產業,一場聚焦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產業競速已經起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