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拍亚洲-国产精品自拍一区-国产精品自拍在线-国产精品自拍在线观看-亚洲爆爽-亚洲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專訪馮帥章:平臺容納就業的峰值正加速到來

2024-12-15 13:50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受市場需求影響,平臺容納就業的數量肯定存在峰值,許多平臺容納就業的峰值正加速到來。當峰值來臨后,如果仍有更多人加入,市場機制就會通過調節從業者收入,來引導從業者前往其他行業就業?!?/p>

12月14日,在2024年度最佳雇主頒獎盛典暨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舉行期間,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院長馮帥章在專訪中闡釋了他對新型靈活就業的觀察情況。

過去十年,靈活就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左右。其中,外賣騎手達千萬人規模,行業平臺主播及相關從業人員也高達160多萬人。據2023年阿里研究院的預測,2036年中國新型靈活就業者可能達到4億人的規模。

另一方面,靈活就業群體的權益保障問題仍面臨許多爭議。12月11日至12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馮帥章長期關注新型靈活就業群體的發展與權益保障。去年底,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聯合智聯招聘推出了《中國新型靈活就業報告》。

他表示,與傳統靈活就業不同,新型靈活就業主要集中在與數字經濟緊密結合的各個行業中。中國數字經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新型靈活就業也必將不斷壯大。同時,新型靈活就業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基于云端的新型靈活就業,可通過互聯網平臺完成服務與交易,例如直播帶貨、短視頻博主等;一種是基于位置的新型靈活就業,從業者通過互聯網平臺接單,但需要到特定的地理位置提供服務,例如外賣配送、網約車等。

以下為專訪文字

經濟觀察網:相比于傳統職位,新型靈活就業的優劣勢?

馮帥章:相較于傳統職位,新型靈活就業職位對求職者的學歷和工作經驗要求更低;在類似職業中,新型靈活就業職位比傳統就業職位提供的工資水平更高。當然,收入的增加可能是互聯網平臺帶來的技術優勢,也可能是個人工作時間更長;許多新型靈活就業職業十分新穎、有趣且自由,這些特點更契合年輕人的興趣。

但相對于傳統職業,新型靈活就業的工作量受市場需求波動影響較大,因此收入波動也很大。同時,該就業群體通常會面臨社會保障不足的問題,職業發展路徑也尚不明確,且缺乏職業技能培訓,尤其是基于位置的新型靈活就業,例如網約車司機、外賣騎手,無法在崗位上積累較多職業技能。

經濟觀察網:從年齡層面分析,從事新型靈活就業的群體呈現出哪些特點?

馮帥章:通過智聯招聘的數據,我們分析發現,女性、年輕人和缺乏工作經驗的人群更想尋找新型靈活就業職位。

在基于云端的新型靈活就業群體中,年輕人且女性從業者比重更高。例如直播媒體類,16—35歲群體的參與度最高,他們在技術敏銳度和快速接受新事物方面更有優勢。

在基于位置的新型靈活就業群體中,中年人且男性從業者比重更高。例如在網約車、外賣配送服務中,36—50歲群體的參與度最高,且更多為本地戶籍人口。

《2023中國新型靈活就業報告》也顯示,傳統就業求職者中女性占比為46.17%;而新型靈活就業求職者中女性超過半數,占比為53.48%。此外,知識服務、平臺電商以及平臺直播等技能型工種的求職者也以女性居多,比例均超過60%。而共享出行司機和生活配送等體力型工種的求職者中男性占絕對多數,比例超過80%。

經濟觀察網:新型靈活就業群體數量在快速增長,你認為外賣、網約車等平臺容納就業存在峰值嗎?

馮帥章:肯定存在峰值。在網約車行業發展初期,網約車通過提供更具優勢的服務,迅速做大市場蛋糕,網約車司機的數量也隨之快速增長,但一座城市對網約車的需求不可能無限增長,因此市場對相關勞動力的需求存在峰值。

近幾年,網約車司機和外賣騎手的數量還在快速增長。我認為許多平臺容納就業的數量已接近峰值,并且峰值正加速到來。當峰值來臨后,如果仍有許多人加入,市場機制就會通過調節從業者收入,來引導他們去往其他行業就業。

經濟觀察網:近幾年,應屆畢業生選擇靈活就業的現象越發受到社會關注,哪些因素會影響大學生選擇靈活就業?

馮帥章:主要受宏觀經濟影響。大學畢業生普遍對工作要求較高,在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他們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并不容易,因此靈活就業成為部分畢業生在正式進入職場前的一種過渡性選擇。另外,受到個人能力和興趣愛好的影響,一部分大學畢業生也會主動選擇新型靈活就業。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群對新型靈活就業持負面看法,認為大學畢業生選擇新型靈活就業就是不務正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工資、待遇等方面,新型靈活就業存在諸多優勢,社會和家庭應對這種就業方式有更大的包容度。

經濟觀察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農民工平均年齡為43.1歲,你認為新型靈活就業在解決中老年農民工就業上,能發揮哪些作用?

馮帥章:新型靈活就業與中老年農民工存在一定的結構性供需錯配,不能僅靠新型靈活就業來解決中老年農民工的就業問題。

在基于云端的新型靈活就業群體中,大部分是年輕人,中老年農民工很難參與;在基于位置的新型靈活就業群體中,中老年農民工受限于教育程度等,較難從事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快遞配送,更多只能從事線上接單、線下服務的家政、保潔等。

經濟觀察網: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對新型靈活就業將產生哪些積極或消極影響?

馮帥章:當前,人工智能已在很多行業發揮巨大作用。例如在網約車平臺,人工智能能顯著提高司機和乘客的匹配效率、準確度;其次,人工智能也可以提高勞動力的工作效率。例如在內容創作方面,可通過人工智能生成輔助的文本、圖像等;第三,人工智能也能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機會。例如人力資源企業采用的AI面試工具,背后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工作人員。

當然,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也會對新型靈活就業產生一定的沖擊。一些技術含量不高的崗位可能會很快被人工智能替代。例如,新型靈活就業的網約車司機未來完全有可能被人工智能駕駛替代。

此外,算法本質上是一種規則,這種規則可能會剝削工人,導致工人過度工作。人工智能也可能導致工人競爭加劇,對工人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的同時拉大收入差距。

經濟觀察網:應該從哪些方面加強靈活就業群體的權益保障?

馮帥章:應該重點加強基于位置的新型靈活就業群體的權益保障,并且主要可以從社保繳納和改善工作狀態角度出發。

首先,以外賣騎手為例,目前的社保體系并未將他們當作公司職工看待,也不要求外賣平臺為他們繳納養老保險,如果強行要求外賣平臺為所有外賣騎手繳納養老保險并不現實。但相當一部分外賣騎手的工作時間與正式職工相差無幾,因此社保體系應更加靈活,可以根據外賣騎手與平臺聯系的密切度(比如每月的配送單量)來決定平臺是否應為騎手繳納養老保險。靈活就業不能完全脫離社保體系,否則對強制繳納社保的公司職工也不公平。

其次,需要關注新型靈活就業群體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狀態,這兩者往往與算法控制密切相關。算法很有可能導致靈活就業者過度勞動,因此由算法為靈活就業者制定的規則,應該更加透明、公平且可協商優化。要讓大家看到,算法并非僅限于最大化企業利潤,而是在盡量平衡勞資雙方的權益。

大國資新聞部記者 關注宏觀經濟以及人社部相關產業政策。擅長細節深度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