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7-06 12:34
7月4日,2025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十一屆創新年會上,腦虎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彭雷表示,腦機接口是一個典型的交叉學科。其研發的核心難點是在最大限度利用大腦的同時,最低限度地損傷大腦。
據了解,腦機接口是一種在人腦或動物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建立的直接通信通路。它通過讀取大腦的神經信號,并將其轉換為可被計算機或其他外部設備識別和處理的指令,從而實現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的直接交互。
彭雷表示,腦機接口需要從大腦中獲取神經信號,這些信號主要來源于大腦的神經元活動。根據腦信號采集的方式,可分為侵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腦機接口。
彭雷介紹,侵入式腦機接口需要通過手術將電極植入大腦內部,這種接口可以獲取到更高質量、更精確的神經信號,在一些需要高精度控制的應用中具有優勢;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是通過在頭皮表面放置電極來采集神經信號;半侵入式腦機接口通常需要將電極植入頭皮下、貼合硬腦膜。
彭雷稱,“腦機接口就是打開大腦,直接采集這些神經元放電的信號。本質上,侵入式、非侵入式、半侵入式腦機接口都是為了記錄人腦中800億個神經元放電的過程”。
彭雷認為,腦機接口設計的復雜度在于,要將非常細的東西插入大腦皮層,同時不能損壞大腦皮層。“腦部一定會受傷,因為插入的動作就會傷害到組織。”
據介紹,目前全球范圍內腦機接口主要有三個技術路線:硬置電極、血管支架電極以及馬斯克Neuralink公司的柔性電極。彭雷說,硬置電極是最早的腦機接口技術,美國已經做了20多年,歷史上共植入了45人。
同時,他認為,血管支架電極發展的天花板較低。“在全球范圍內,馬斯克(的技術)領先國內腦機接口公司兩到三年時間,但國內的侵入式腦機接口公司也在快馬趕上。”
同時,彭雷還對未來5年腦機接口領域的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
他表示,未來腦機接口將可能與脊髓進行結合,讓高位截癱的患者重新站起;通過模擬眼睛的功能,使盲人復明;通過對海馬體調控,強化記憶;與具身智能結合,促使人工智能誕生意識。
在彭雷看來,人工智能與腦機接口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人工智能行業企業想做強人工智能(AGI);而腦機接口企業想做的,是把本來就已訓練好的最強的生物智能反向解碼。“未來這兩個橋墩會在中間合攏。”彭雷認為,碳基(生物大腦)與硅基(人工智能)的融合,將會是腦機接口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