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業績低谷后,香港飲料老字號維他奶(00345.HK,下稱“維他奶”)的業績持續復蘇。
6月24日,維他奶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業績(下稱2025財年)。2025財年,維他奶收入62.74億港元,同比增長1%。經營溢利從1.85億港元增長至3.64億港元,同比增加96%。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則從1.16億港元增長至2.35億港元,同比上升102%。
這是自2022財年維他奶遭遇上市以來首次虧損后,連續第三年實現盈利水平回升。不過,維他奶的業績對比巔峰期仍有差距。這家發展已有80年歷史的飲料老字號,正面臨消費市場變革與外部股東結構變化的雙重挑戰。
截至6月25日收盤,維他奶股價為9.06港元/股,跌3.21%。
圖源:圖蟲創意
提業績主要靠降本增效,豆奶、檸檬茶仍在扛大旗
維他奶的收入來源為制造及銷售食品及飲品,豆奶與檸檬茶是其旗下核心產品。
目前,中國內地與中國香港兩大市場貢獻了維他奶超9成的收入。2025財年,維他奶中國內地市場收入35.36億港元,中國香港市場收入23.61億港元。
在收入與上一財年大致持平的情況下,維他奶主要靠降本增效實現了盈利水平的大幅提升。
財報顯示,中國內地業務銷售端執行能力的提升、香港業務表現強勁、以及在市場及企業層面上采購及營運效率提升,是維他奶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大幅增長的三大因素。
2025財年,由于銷量增加、原材料成本下降及更高效的生產,維他奶的毛利率從2024財年的50.0%增長至51.3%。同時,維他奶的總經營費用下降了3%,其中市場推廣、銷售及分銷費用,以及行政費用分別同比下降4%與1%。
中國內地市場的盈利能力亦顯著修復。維他奶在財報中表示,在中國內地市場,透過提升營運效率、降低原材料成本及實施嚴格成本控制從而改善盈利能力。2025財年,維他奶在中國內地的經營利潤大幅上升41%,年內經營利潤率達9% 。
不過,維他奶的整體表現與其巔峰時期仍有差距。2019財年,維他奶收入75.26億港元、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為6.96億港元,同比均實現雙位數增長,業績達到歷史巔峰。但此后,維他奶的業績便持續下滑,到2022財年,出現上市26年以來首虧。
作為一家成立于1940年的老牌港企,除了管理成本的優化,維他奶還有更多難題需要解決,品牌與產品老化就是市場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
豆奶和檸檬茶至今是維他奶的核心產品。然而,近年來,豆奶所處的植物奶市場面臨發展瓶頸。阿里平臺2021-2023年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植物基飲料市場整體年同比增速僅為2%。同時,蒙牛、伊利和雀巢等巨頭旗下的豆奶產品,也在擠占維他豆奶的市場空間。
在茶飲料領域,由東方樹葉掀起的無糖茶風潮,以及各大現制檸檬茶品牌,也在口味與產品形態上沖擊乃至取代口味傳統的維他檸檬茶。
“創三代”走到臺前,新加坡同行成大股東
為應對市場環境的復雜多變,維他奶正嘗試多維度變革。
在企業治理層面,2023年11月,維他奶公布人事任命,集團非執行董事羅其美被委任為董事會副主席。時年48歲的羅其美,是集團執行主席羅友禮的女兒。而時年82歲的羅友禮,則是維他奶創始人羅桂祥之子。
上述動作,標志著作為家族企業的維他奶,控制權已在逐漸向更年輕的第三代管理者轉移。
圖中:(左二)維他奶執行主席羅友禮、(右二)維他奶副主席羅其美 圖源維他奶
在中國內地,維他奶也試圖找來更多外部管理者,來激發這一核心市場的活力。2021年,維他奶時任內地行政總裁鐘廷毅離職,2021年底,該職位由曾在雀巢徐福記、瑪氏等企業擔任高管的蘇強接任。2023年4月,蘇強宣布離職,隨后中國內地負責人由維他奶行政總裁陸博濤兼任。直到2024年4月,新的內地業務掌舵人才由曾在寶潔、百事等公司擔任高管的王棟出任。
產品方面,維他奶也在試圖創新。近年來,維他奶接連推出了無糖檸檬茶、無糖茉莉花茶、鴨屎香檸檬茶、高纖醇豆奶、香蕉豆奶、草莓豆奶等新口味產品。據羅友禮6月24日在業績會中透露,維他奶將提高低糖或無添加糖產品占比,目標是2030/31財年占產品組合80%。
然而,在內地飲料市場,已擠滿無糖茶、養生水、電解質水等多類產品,競爭空前激烈。只有“兩板斧”的維他奶,競爭力略顯不足。消費者對價格愈趨敏感的背景下,維他奶試圖通過降價來增強核心產品競爭力。據上述業績會,2025財年下半財年(即2024年9月至2025年3月),維他奶在中國內地市場對維他檸檬茶產品進行了降價,降價幅度約10%-15%。
在大本營香港市場,維他奶也正迎來強勁的競爭對手。6月23日,農夫山泉正式進入香港市場。農夫山泉旗下的東方樹葉無糖茶與茶π果味茶,都與維他檸檬茶同處即飲茶賽道,或將對維他奶的消費客群造成分流。
值得注意的是,維他奶的發展正受到新加坡同行的密切關注。
2024年10月以來,新加坡富豪黃志達、黃志祥兄弟控制的新加坡房地產公司遠東機構、遠東機構旗下飲料公司楊協成以及黃志達控制的家族辦公室,多次增持了維他奶股票。
楊協成1900年創立于福建漳州,1969年在新加坡掛牌上市,主營產品為豆奶、馬蹄爽與檸檬茶等。楊協成與維他奶的主營業務存在重合,但收入主要來自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市場。在今年4月在新加坡交易所披露的業績報告中,楊協成方面表示,投資維他奶主要是為了助力自身業務增長。
港交所股權披露頁面顯示,截至2025年2月5日,黃氏家族辦公室持股維他奶8.02%。另據楊協成上述業績報告,截至2024年末,楊協成方面持股維他奶5.3%。黃氏家族及其關聯機構一度占據維他奶國際第二大股東位置。
黃氏家族的密切關注,讓不少投資者對維他奶公司控制權表現出擔憂。不過,根據維他奶和楊協成方面最新的公開表態,雙方均將增持緣由指向長期財務投資。在6月24日舉行的業績交流會上,羅友禮說,“我們問他,他說有買到(股份),是一個長遠投資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維他奶啟動了上市后首輪回購,這也被外界解讀為創始家族欲鞏固集團控制權的表現之一。
這家發展已有80年歷史的飲料老字號,正面臨消費市場變革與外部股東結構變化的雙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