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關注
2025-03-07 14:20
經濟觀察報 許夢旖/文 “我輔導孩子作業時,是真的看不懂,小學數學我也需要求助‘外援’。”3月5日,在廣州一家學習機旗艦店內,一位顧客向記者表示,AI(人工智能)學習機既可以緩解家長輔導孩子課后作業的負擔,又能調動學生的自主積極性,是家長愿意嘗試的一個途徑。
記者在走訪廣州市多家AI學習機品牌直營店時注意到,店內學生對于和學習機中的立體AI人像交流知識點充滿興趣,尤其喜歡課程動畫游戲互動評分及“掃課本”詳解等功能。家長關心較多的則是不同品牌類型的學習機中收錄的題型題量及解題思路是否詳盡、試卷權威性,并且對AI“掃一掃判作業”與“薄弱知識點衛星圖”等功能更為關注。
事實上,在當前AIGC技術(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攜大模型之力“席卷”各類電子消費終端漸成趨勢的背景下,以AI學習機為代表的端側教育硬件也在快速革新,且市場表現亮眼。奧維睿沃最新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2025年1月,各類電商平臺的AI學習機零售總量達到28.8萬臺,同比大增22.6%;銷售額突破9.8億元,同比漲幅達17.5%,創下近三年新高。
2025《政府工作報告》也重點關注到這一“AI+”趨勢,并提出了相關明確要求: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
從記者近日走訪情況看,作為新一代智能終端之一,基于其行業特性,AI學習機似乎已成“人工智能+”的落地樣本。
重塑教育模式
當AI功能從學習機的“附加賣點”躍升為產品核心驅動力時,怎樣的產品才能契合且引領消費者的需求?
“我周圍不少同學都在用學習機,一般會在家里使用,做題的準確率會高很多,同學間最早知道能‘掃題’出答案的是小猿搜題。現在光是我們班就有超過一半的同學有不同功能品牌的學習機。今年開學后,有同學的新年禮物就是最新款的AI學習機。”一位廣州海珠區的五年級小學生向記者表示,AI學習機對于小學生來說已不是新鮮事,只是功能與操作系統更新較快,去年的機型與最新款機型之間的體驗感會有非常大的區別。
記者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目前市面上的主流AI學習機品牌有學而思、科大訊飛、步步高、小猿學練機等。其中,學而思AI學習機已率先支持DeepSeek(深度求索)功能,科大訊飛學習機的DeepSeek功能將于3月中旬起陸續上線。3月5日,學而思學習機直營店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搭載DeepSeek大模型的學習機其搜題范圍及準確性會更高一些;科大訊飛相關工作人員則向記者表示,在“訊飛星火+DeepSeek”雙引擎大模型加持下,科大訊飛AI學習機將實現精準學、英語口語陪練、家長端“訊飛AI學”三大功能升級。
生成式AI技術在端側產品應用的顯著提升開始于2023年:當年5月,科大訊飛發布“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并于下半年推出基于此模型的首款AI學習機科大訊飛T20 Pro,其功能包括AI批改作業、實景英語對話等;此后,學而思“九章”大模型、作業幫“銀河”大模型、猿輔導“看云”大模型相繼問世,互聯網廠商也相繼發布了教育垂直大模型;2023年下半年,各大品牌銷售商開始陸續推出“真正意義上的”AI學習機。
根據洛圖科技最新發布的相關報告數據,2024年,中國學習平板市場全渠道銷量為592.3萬臺,同比增長25.5%,銷售額為190.6億元,同比增長37.6%;預計2025年中國學習平板銷量將達到713.7萬臺,同比2024年增長20.5%。
2025年農歷春節期間,在國家補貼政策全面落地與生成式AI技術深度賦能的疊加效應下,AI學習機的銷量迎來迅猛增長。根據奧維睿沃發布的《中國學習平板線上零售月度報告》數據,2025年1月,各類電商平臺的AI學習機零售總量達到28.8萬臺,同比激增22.6%;銷售額突破9.8億元,同比漲幅達17.5%,創下近三年新高。
記者在走訪多家AI學習機門店時注意到,在現有的學習機種類中,學而思的產品互動效果和閱讀模式體驗較好,但由于學而思的“金字招牌”是線下數學教育,其線上資料題庫更新并沒有與高校“深度捆綁”的科大訊飛更及時全面,后者會實時更新“密題題庫”;步步高學習機則與新東方教育深度合作,其英語學習更為系統全面,網課與部分題庫來源是由新東方教育專業教師團隊提供;小猿學練機則是主打“墨水屏”,更多是以“刷題”、“AI掃描出答案”的需求為主。
在廣州市海珠區的一家學而思學習機旗艦店內,一位顧客向記者表示,相較于給孩子請家教及輔導課程的費用,她認為一臺五六千元的AI學習機對家長而言是可以接受的。
事實上,從需求側來看,AI學習機已經成為教學輔導的剛需產品。艾瑞咨詢發布的《2024年教育智能硬件市場與用戶洞察報告》數據顯示,AI學習平板屬于高使用頻率的教育智能硬件,65.5%的家長表示每周使用超過5天,54%的家長認為AI學習平板是孩子學習的剛需標配。
“過去,學習機是題庫的搬運工,未來,它要做思維的引路人。學而思要走‘開源大模型基座+行業數據后訓練’的路線,未來會加入大量教育行業專有數據進行二次訓練。”近日,好未來集團(學而思)首席技術官田密公開表示,“過程大于結果”的思維轉變或將成為教育行業的一種新的“解題思路”,“雙模型”協同的模式也將彌補傳統教育硬件“重答案輕思維”的短板。
對此,科技部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周迪向記者表示,DeepSeek的開源屬性可以大幅降低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調用成本,這也是其備受在線教育公司青睞的主要原因,生成式AI的跨越式發展讓“智能硬件”不再是一個模糊的概念,AI端側應用也將從“可有可無”變得越來越生活化與不可替代。
同質化問題
“AI學習機是這一兩年之間在校園中迅速流行開的,就像我們上學時用步步高復讀機聽磁帶一樣,像是一種風潮。但學習機可能也是才起步,各大品牌間并沒有非常大的顯著區別,也不知道選哪個是最優解,就都來了解一下。”3月5日,步步高旗艦店中一位選購學習機的學生家長向記者表示,她樂于接受AI學習機類的“新鮮”教育產品,也能夠理解孩子在擁有高科技智能學習產品時的喜悅,就像自己當初擁有復讀機、文曲星時的興奮和快樂是一樣的。
這位家長同時表示,AI學習機也是一次“教育的平權”,作為家長,自已也愿意接受智能學習機在發展初期存在的一些小瑕疵。
記者在線下直營店走訪時注意到,學而思、科大訊飛的學習機價格普遍在6千元之上,步步高學習機、小猿學練機的價位則在3千元左右,上述4個品牌的學習機均擁有“AI批改作業”、“個性化生成題目練習”的主要AI功能。其中,步步高學習機的新概念英語網課由新東方外教出品,小猿學練機的題庫則涵蓋各省市區中小學的詳細試卷,但學而思、科大訊飛學習機在AI視覺及互動功能上似乎更勝一籌,較容易被學生接受。
不過,上述品牌直營店工作人員均向記者反復強調,AI學習機并無法保證試卷及作業批改答案完全正確,存在一定的誤差風險。記者亦注意到,社交平臺上不乏學生或家長投訴相關AI學習機多次出現錯誤答案、課本更新速度慢等問題。
“教培機構在過往教培過程中積累到的海量教育數據資源、學生分析模型及教學評估系統成為其轉化為智能交互產品的核心資產。”周迪向記者表示,教培機構在“減負”的背景下,逐漸通過技術中臺以“數據+場景”的底層邏輯向AI端側硬件滲透,大量AI教育類端側產品亦就此應運而生。
破局之道
當人工智能加速滲入學生生活,精細化、個性化逐漸成為智能教輔硬件的標準要求。
“我家孩子的課堂完全是電子化的,學校統一為每位學生都配置了一臺獨立的AI學習機。課堂上全班答題后,老師可以實時從總機上了解到每道題的答案準確率,來確保學生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一位廣東廣雅中學高二年級學生家長向記者表示,目前廣州已有多家中小學啟用上述教學模式。
同樣,一位深圳市深圳小學的學生家長亦向記者表示,深圳小學啟用智慧課堂系統已有挺長時間,家長去學校開會時也討論過“項目式作業”的實際操作類問題,家長與學生都早已習慣學校的智能學習系統。
“我家有單獨購買AI學習機,主要就是為了省心。學習機可以自動批改孩子的作業并找出錯誤,還能生成知識薄弱點‘衛星圖’,根據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生成對應的題庫練習,對于我們這些不了解小學知識體系的家長省下了不少精力。”上述深圳小學的學生家長向記者表示,AI學習機個性化生成學習方案和題目類型的能力是普通家長難以具備的。
對于相關“智慧教室”的運作模式,科大訊飛在其近日公告中則表示,DeepSeek-R1(深度求索新一代AI智能助手)作為慢思考類深度推理模型,適合解決數學、代碼等問題,但在面向教育等行業場景的深度應用方面,光靠基礎模型還不夠,還需要行業知識RAG(檢索增強生成)、場景定制優化工具鏈、多模態能力等配套組件及解決方案,才能在具體場景中“端到端”應用。
對此,周迪亦認為,DeepSeek-R1模型非常適合教育場景,它不僅在數學、編程等傳統AI模型較為薄弱的領域展現出實力,并且會自主探索與反思推理,通過長思維鏈條幫助學生掌握分步的解題思路,是理科場景教學中的優質選擇。另外,DeepSeek-R1的出現也讓少數廠商持有的“自研大模型”優勢被抹平,讓學習機也能實現“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愿景。
記者在走訪中亦注意到,內容配置與硬件的協同創新也正在成為AI學習機廠商們相互競爭的焦點:在硬件配置方面,各大品牌廠商紛紛推出“墨水屏”、“護眼屏”、“閱讀模式”、“毛筆觸頭”等硬件配置;在內容配置方面,網課的權威度、題庫的資源配置及知識點講解的專業性也都是學習機銷售時的賣點。
對此,周迪向記者表示,隨著AI大模型與內容配置的深度融合,以AI學習機為代表的端側教育硬件或將進一步打破原有場景模式,一部分跟不上節奏的入局者或會被行業所淘汰。接下來,AI學習機廠商需要考慮如何從無序生長的競爭格局中加速更新迭代,嘗試更高效地解決學生及家長在學業教育上的真實痛點,實現教育價值的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