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牛鈺 從2月7日正式接棒成為證監會第十任主席算起,到12月3日,吳清執掌證監會剛好滿300天。
吳清上任時,正值農歷新年前夕。彼時,A股接連跳水后,上證指數在2800點左右徘徊,市場信心降至“冰點”。市場頗為期待新任證監會主席能夠在新年后給市場帶來新氣象。
吳清上任的“三把火”比市場預期來得更快。2月9日,農歷除夕這一天,證監會連發14張罰單。回頭來看,在過去的300天里,吳清整治資本市場生態的決心未曾改變。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今年A股有超過100家公司被立案調查,其中既有行業龍頭如中信證券(600030.SH)、廣濟藥業(000952.SZ)、絕味食品(603517.SH)等,也有如ST泰禾、ST世茂等已經退市的公司。
今年以來,證監會推出了一系列嚴監管政策,從嚴從重處罰財務造假、欺詐發行,對上市公司分紅、市值管理、股東減持、信息披露、退市等做出了更明確的規定。同時,證監會對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密集開出了多個“頂格”罰單,要求這些中介機構進一步壓實資本市場“看門人”責任。
此外,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3日,在吳清執掌證監會的300天內,滬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的漲幅分別為21.13%、36.02%、34.68%。市場交投亦明顯活躍,A股日成交額從8千億元增長到萬億元,最高曾超過2萬億元。
嚴打證券違法犯罪行為
“針對財務造假頑疾,證監會加強部際協調和央地協同,構建綜合懲防體系,開展打擊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專項行動。今年前10個月查辦相關案件658件,罰沒款金額110億元,超過去年全年。”11月19日,吳清在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時表示。
今年以來,有百余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被調查的原因主要涉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涉嫌拒絕阻礙執法、內幕交易、短線交易以及非經營性資金占用等。其中,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立案調查的情況占比高達85%。
例如,5月,證監會披露對恒大地產債券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案作出處罰決定:對恒大地產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罰款41.75億元,對恒大地產時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許家印處以頂格罰款4700萬元并采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8月16日,*ST鵬博(600804.SH)發布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公司被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1000萬元罰款。
除整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違規這一頑疾外,證監會也在持續整治操縱市場、內幕交易案件。
證監會官網披露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證監會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類案件共作出處罰45件、同比增長約10%,處罰責任主體85人(家)次、同比增長約37%,罰沒金額約23億余元,同比增長約9%。
近期,亦有多位“牛散”被處罰。11月,“85后”牛散劉洪濤與“90后”牛散婁閣因違規操縱新三板股票“騰茂科技”的股價受到行政處罰。證監會對二人合計罰沒3.35億元,并對二人采取證券市場禁入及證券市場禁止交易措施。
壓實中介機構責任
今年以來,中介機構的連帶責任正在被逐步強化。
吳清上任以后,涉及規范中介機構執業的相關規定密集出臺。同時,部分曾在某些項目出現過問題的中介機構,被暫停了業務資格。
2024年3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其中提出,建立健全執業負面清單和誠信檔案管理制度,進一步壓實投行“看門人”責任;督促證券公司健全投行內控體系,提升價值發現能力,加強項目甄別、估值定價、保薦承銷能力建設。
4月12日,國務院印發的新“國九條”提出,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進一步壓實發行人第一責任和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建立中介機構“黑名單”制度;堅持“申報即擔責”,嚴查欺詐發行等違法違規問題。
7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其中再次明確:要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比如推廣以上市公司和債券發行人質量為導向的中介機構執業質量評價機制;督促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加強執業質量控制。
8月20日,司法部會同財政部、證監會起草《國務院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開發行股票提供服務的規定(征求意見稿)》,聚焦規范中介機構服務中的相關收費問題,對規范IPO中介服務再進一步。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今年已有65家券商收到335張罰單,罰單數量比2023年全年增加11.44%。罰單涉及券商的投行業務、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業務等領域。其中,有不少券商因為投行業務涉及信息披露虛假或嚴重誤導性陳述、持續督導未勤勉盡責而被處罰。
據經濟觀察網統計,今年以來,已有六家中介機構被“資格罰”,相關業務資格被暫停長達半年。
今年4月份,受金通靈(300091.SZ)持續6年財務造假波及,為金通靈提供中介服務的華西證券和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相繼被暫停相關業務資格6個月。
8月份,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因在奇信股份(已退市)年報審計中未勤勉盡責,制作、出具的審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并偽造、篡改、毀損審計工作底稿,被證監會“沒一罰六”并暫停從事證券服務業務6個月。
9月份,因涉及恒大地產年報及債券發行,普華永道被證監會與財政部協同罰款共計4.41億元,同時被財政部處以暫停經營業務6個月、撤銷普華永道廣州分所的行政處罰。
10月,證監會通報了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內部控制及廉潔從業專項檢查情況,對違規問題多、情節嚴重的開源證券、中原證券(601375.SH)采取暫停公司債券承銷業務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對11家公司視違規問題情節輕重分別采取監管談話、責令改正、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監管措施。
強化減持監管
在股份減持方面,今年證監會出臺了“最嚴”減持新規。
5月24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管理暫行辦法》及相關配套規則,明確規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減持與上市公司市場表現和分紅情況掛鉤;對技術性離婚減持、轉融通出借、融券減持等各類“花式”減持,全面予以規制,嚴厲打擊違規減持行為。
華西證券研報指出,減持新規的制定和實施,有助于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避免因大股東無序減持而對股價造成不利影響,也防范內部人提前減持而對公司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進而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促進資本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從市場表現來看,上半年,A股持續低迷。9月底,在監管層出臺一攬子支持經濟和資本市場的政策的背景下,A股強勢反彈,重回活躍狀態。截至12月3日收盤,滬指收于3378.81點,市場總成交額已經連續45個交易日破萬億元。
吳清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資本市場呈現出積極變化,投資者預期明顯改善,A股、港股和海外中國資產交投都比較活躍。相信隨著一系列增量政策舉措逐步落地、加力見效,隨著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資本市場長期向好的底層邏輯將更加穩固,也將更好地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大局。
對于證監會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吳清在11月時強調“突出加快推進投資端改革”,并提出要加快形成支持“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吳清在對外開放方面也提出,中國證監會將錨定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目標,堅定不移深化資本市場雙向開放,進一步便利跨境投資。